學生眼中的竇桂梅老師(芮火才)
三、學生對竇老師的建議
我對全班28位同學每人給竇老師提出的三條建議進行梳理。這些建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
1.就師生關系而言,同學們認為“無論您到什么樣的班級上課,不管同學們是機靈的,還是沉默寡言的,您都應該讓他們成為課堂上的主角,而不是被動的”。“希望老師能多與我們溝通,了解我們,像朋友一樣,才能把課上得更好”。
2.就老師教態而言,同學們認為“您夸張的動作可以少一點,溫柔的舉動多一些”,“肢體語言不要過于夸張”,“講到精彩時不要太激動”,“有時,人應該要委婉一些,這樣會更好”“最好讓人感到樸素、自然一些”。
3.就教學內容而言,同學們認為“您選材時可以根據各個年級的理解程度去選,這樣同學們會理解些”,“內容不宜太多、太豐富”“您問的問題難度應該放容易一些,不然我們會回答不出來”。
3.就教學方法而言,同學們認為“思考問題的時間要長一些”,“您上課的時候可以把我們‘帶入’課文,也許,更具體地說,應該是可以讓我們分角色朗誦課文,讓我們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刻”,“您上課的時候可以讓我們在小組里討論一些問題,然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交流”,“應該讓我們表演一下課文內容,加深我們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課堂學習會更加投入”,“我覺得上課時可以故事中走出來,放眼去看生活實際,這樣我們會懂得更透徹,或許課會上得更加吸引人,更加豐富。要不然,會覺得很空虛”。
四、幾點思考
看了學生對竇老師的評價,可以引發我們許多思考,這些思考有的是關于語文教學的,有的是涉及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的。
思考一:評課不能缺少學生的聲音
我們在傳統的評課中幾乎聽不到學生的聲音,主要是我們認為學生沒有能力和水平評課。誠然,學生不會像我們那樣去評課,更講不出什么“理論”、“原理”之類的話,但如果我們因此就認為學生沒有能力和水平評課,似乎邏輯上又講不過去。學生畢竟是教學雙邊活動的直接參與者,他們不能評課又有誰能評課?就是從事實上講,相信您看了學生對竇老師的評價后,不會再對學生的評課水平產生懷疑。當然,學生評課使用的是他們的“話語系統”,比較感性,但不乏真知灼見,是我們評課的重要資源、重要基礎或者至少說是重要參考。實際上脫離具體的學生和學生的具體感受對一堂課評頭品足,有時只能算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