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黃鶴樓送別 教案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品讀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教學重點
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ppt課件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詩人話別的情景,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大家都喜歡聽歌,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長亭送別》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會唱的可以跟著唱。
聽了這首歌,你體會到了什么?
是啊,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有的用歌抒情,有的則用詩來釋懷。老師這還有一首送別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出示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a 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b 請同學們自讀詩,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你們說得都很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隨著李白,在這繁花似錦的春天,登上那飛檐凌空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孟浩然吧!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詩文對照,自學課文。
1.學生自學課文。
2.讀詞理解:餞行、佇立、凌空、遠眺、按捺不住,膾炙人口
你理解了哪些詞?
3.看圖理解:飛檐凌空、俯臨長江
4.指名讀課文,說說每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5.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一二句話概括一下)
6.選一段你讀得最好的讀給同桌聽,相互點評。
7.讀了這篇課文,你突出的感受是什么?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抄寫詞語,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1.能通過詩文對照、圖文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
2.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表演等形式朗讀體味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聯系具體的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
2.分組合作表演李白與孟浩然話別的情景。
三、教學過程
導入
(一)課前音樂:《煙花三月》 ( 課件:首頁)
靜靜地聆聽,你聽出什么來了?
(二)讀誦《送別詩》,導入課文,渲染氣氛。
1.師:課前老師讓你們搜集送別的詩,我們來讀讀這些詩,你熟悉嗎?(課件播放畫面。)
2.師:從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為離別而憂傷,為離別而落淚,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內心的傷感,有踏歌相送,有折柳相送,有把酒相送。是啊,不一樣的送別,但是縈繞在心頭的離愁卻是一樣的。今天,就讓我跟隨李白,登上高高的黃鶴樓,去送一送大詩人孟浩然吧。
3.指名讀題《黃鶴樓送別》。
4.師點撥:黃鶴樓是他們友誼的見證,兩位詩人曾在這里談詩篇,談人生,現在,朋友即將遠去,從此人海茫茫,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再見面,想想應該怎樣讀題,再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