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黃鶴樓送別 教案
2.引讀課文第4節。看岸邊……,江上……,友人……。
3.這時李白又有什么表現?齊讀下面的話。點出“佇立、凝視”
“佇立“是什么意思?“凝視”是什么意思?從這兩個動作你讀懂些什么?
4.這里的“凝視”能不能用前面的“仰望”或“遠眺”來換呢?為什么?
(藍天在上,白云悠悠,用“仰望”;江上景色,依稀可辨,用“遠眺”,目送船帆,直至消失,依依不舍,用“凝視”)
5.過渡:目送著孤帆遠去,這時李會想些什么呢?
6.(配上音樂引讀)友人的船漸漸遠去,李白——依然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只見一邊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白帆隨著江風漸漸遠去,李白——
小船消失在藍天的盡頭,李白——
7.迷蒙的煙霧系不住過往的飛鷗,往日的情意依然蕩漾在心頭,李白試圖翻撿著對過去的美好回憶,試圖捕捉淋漓盡致的詞句來表達,可是這一季枝枝葉葉都是離情,絲絲縷縷都是別緒。想到這,李白再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隨時吟出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凌》
出示課件6,配樂范讀古詩。指名讀。
評價:你是李白的知音,我聽出了你的孤獨和落寞。
能用你的目光留住船帆,讓它慢些,再慢些。讓你的感情濃些,再濃些。
用你的目光追隨友人的白帆而去,讓情思拉得長些,再長些。
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言有盡而意無窮。
8.讓我們也一起隨著李白佇立在江邊,凝視著遠方,送一送孟浩然吧!
9.找一找,文中哪些語句和這首詩是對應的?“下揚州”怎么理解?(多媒體示)
10.老師有一個問題,剛才在文中是“白帆“,而到了詩中怎么就成了“孤帆”了,難道長江之上,就這一只船嗎?
孤:體會小船的孤孤單單,詩人感到孤獨寂寞。
11.真可謂是字字皆有意,字字皆含情,像這樣的詞在這首詩里還有很多,同學們不妨試著自己去品品。
12.讓我們懷著與李白一樣的心情,再次深情地吟誦這首詩。
這首詩跨越千古,至今為大家吟詠,真是膾炙人口。當代著名音樂人陳小奇把這首詩演繹成了一首詞,并譜了曲,歌名叫《煙花三月》(多媒體放音樂)
總結
千金易得,知己難覓。希望同學們珍惜朋友間的友誼。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3.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教學重點
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三、教學難點
能通過文詩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四、教學過程
(一)聽寫。
結識 凝視 仰望
譽滿天下 一飲而盡
友誼 暫時 按捺不住
(二)將詞語補充完整,并查字典解釋詞語的意思。
煙霧迷( ):
繁花( )錦:
依依( )別:
飛檐凌( ):
(三)選詞填空。
1.瀏覽 端詳 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