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二單元教案
17.小結:是呀,一位如此優秀的詩人能為了一個字修改十多次,難道我們在平時的習作中不能做到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18.這首詩正是因為這個故事,讓人們更加贊賞.那就讓我們一起讀出你的贊嘆吧.
品評詩句.升華情感
1.過渡:這么美的綠,這么迷人的風光,誰不想多看兩眼?誰不想留戀其中?詩人和我們一樣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嗎?(指名答.)
2.詩人想回哪里去?詩中的家鄉是指哪兒?引導從課題“泊船瓜洲”和詩句“鐘山只隔數重山”等處理解.
3.你能在地圖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嗎?先好好讀讀古詩.
4.學生上臺指明.(老師點擊課件,顯示“鐘山”的位置.)
簡介:王安石的父親曾在江蘇南京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長大的,對鐘山即現在的南京
有著深厚的感情,可以說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
5.你從哪里能讀出詩人急切地想回到家鄉呢?
6.引導學生從“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又”“何時照我還”這些詞句理解.(指名答.)
7.練習讀出詩人無限的思鄉情緒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
回歸整體.深化體驗
1.這真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對家鄉是多么的牽腸掛肚呀!讓
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練習背誦.
3.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立志于國家改革.這首詩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經瓜洲時所寫.短短28個字,展現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綠,抒發了久思故鄉的一寸衷腸,更暗示了他對自己前途的擔憂.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圖嗎?千頭萬緒涌上心頭
……更讓我們驚嘆的還是他對文字的講究,一個“綠”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風范!
第二課時
樂調情
1.播放歌曲《故鄉的云》.
2.聽!來自遠離家鄉游子們的聲聲吶喊.故鄉的云總是那樣的白,故鄉的人總是無比的親!王安石借春風問明月,何時才能榮歸故里?那么,宋朝詩人張籍、清朝的納蘭性德又是如何表達胸中滿溢的情懷呢?
讀入情
1.讀一讀《秋思》和《長相思》,要求讀準、讀通,看看注釋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詞.
2.指數名學生讀,正音.(注意讀準“意萬重”“聒”.)
3.看看詩詞的題目,你能發現什么?(指名答.)
4.這相同的兩個“思”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復讀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讀了這么多遍,讓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選一首說.(指數名答.)
品悟情
1.詩人那濃厚的化不開的思鄉之情,都藏在哪個句子中呢?默讀,畫出來.
2.指名答.
3.“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從這句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5.指導朗讀,讀出詩人滿腹惆悵、心事重重的感覺.
6.這句詩中詩人是借什么景物來抒發情感的呢?(指名答.)
7.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下面那句詩的意思嗎?小組內交流.
8.引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