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的開端 及吳運鐸相關資料
第六章,入黨。對戰友、共產黨員秦永祥的傾訴:“……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有一種最使我激動的感情:不僅要做一個熱愛自己事業的人,而且要做一個共產主義戰士。他們的口號‘吃苦在前,享福在后’,在戰斗中又是‘沖鋒在前,退卻在后。’做一個這樣的人,是最大的光榮,也是最大的幸福。”“我參加革命,并不是把自己存在銀行里,打算撈一筆優厚的利息。”由羅克繩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一天是一九三九年五月十八日。”
第七章,轉移。第八章,反掃蕩。最動蕩、最艱苦的日子。寒冷,饑餓、傷痛,更不要說敵人的瘋狂、死亡的威脅!到了黃橋,鹽城……轉移途中,羅克繩六同志被鬼子抓住、活埋了!還有一些同志犧牲了!
接到逃到四川的弟弟的來信:大哥被關進集中營,二哥被鬼子槍殺,妹妹逃往廣西,母親流落街頭乞討為生……家破了!
第九章,第二次負傷。拆卸舊炮彈時爆炸,“炸瞎的左眼和炸斷四根指頭的左手。”
第十章,新任務。造子彈、炮彈,還有各種地雷。第十一章,制造槍榴彈。奉羅炳輝師長之命研制新武器。作者是機器愛好者,后來成為我軍的當之無愧的兵工專家。每一種武器、彈藥的研制成功,從領受任務(前線需要就是任務!不講價錢,不問條件,不提困難),設計,找資料,找材料,找替代材料,找工具,制造工具,一遍又一遍試驗,失敗了再來,從不氣餒。靠手工,靠氣力,更靠智慧。作者敘述很細,并不難懂,也不枯燥。你只要記住一點:這些打擊敵人的武器彈藥都是在極其原始落后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把不可能變成可能,變成現實!在他們手里,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他們是奇跡的創造者!只有獻身于黨的事業的人才能這樣忘我的創造性的工作!
人的積極性、創造精神是哪兒來的?人們應該珍惜廣大共產黨人在革命戰爭年代養成、在建沒社會主義事業中依然發揚弘大的實實在在的獻身精神和價值觀!而某些鼓吹“人都是自私的”、“利益驅動”一類資產階級價值觀的“精英”也該有勇氣正視現實!
第十一章,拆定時炸彈。為的是找炸藥。天大的危險一人承擔,讓群眾與戰友撤退。第十二章,我們的平射炮。,為了有效對付日偽敵頑的碉堡而研制的,成功了。但戰友與領導老秦(秦永祥)在研究一種日本炸彈的信管時發生爆炸犧牲了!
日本投降了!
第十三章,第三次負傷。蔣介石發動內戰,我軍從蘇北一步一步撤到山東。吳運鐸任軍械處副處長兼華中炮彈廠廠長。四七年初春,吳被送往東北治病。堅決請求工作,又任炮彈總廠工程部副部長,兼任引信廠廠長。在炮彈試驗時發生了爆炸,總廠廠長吳屏周犧牲!吳運鐸第三次受重傷!
第十四章,永遠前進。與傷痛作斗爭!要站起來!要走路!要工作!但傷太重了,不能到一線工作了!就翻資料,寫設計,給一線的同志們使用!身體略能支持,又走向講臺!“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你是個共產黨員。咱們學會了打仗,學會了造槍造炮,也得學會教書!”
養傷治病中,他看了《鋼鐵是怎樣練成的》,他要像保爾一樣堅強,一樣生活。“是的,一個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而我們的事業卻無限長久。個人盡可以遭到許多不幸、許多痛苦,但是只要我的勞動融合在集體的勝利中,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著一天,我一定為黨為人民工作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