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圓飛天》教學設計
閱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潛心讀書,獲得個人體驗和獨特感受過程;是學生、教師與文本對話、思維碰撞情感交流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處我構建、學習閱讀、促進表達的過程。 五、教學思維及設計理念 《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版)以嶄新的設計理念指出語文教學要“全面提高語文素養,豐富語言積累,發展語感”。本節課的教學設計著重于以下兩個方面: 1、教法與學法有機結合,讓學生逐漸學會學習,學會讀書,學會閱讀感悟。 2、引導學生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和影片視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時刻,然后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去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激情導入 1、學生暢談自己的夢想。 出示圖片: “嫦娥奔月” “敦煌飛天壁畫” “神舟五號”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一直都有一個飛天的夢想,從“嫦娥奔月”到敦煌飛天壁畫,無不寄托著這一夢想。直到“神舟”5號發射成功,這個夢終于圓了!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6課,“夢圓飛天”,再一起來感受這一夢圓時刻。 板書:夢圓飛天 (二)自學反饋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航天事業”的成績。 袁曉凡:“神舟”5號的資料 袁倩: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 袁華心:航天英雄—楊利偉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理清課文脈絡 自由朗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1)寫人們為“神舟”5號和楊利偉送行時的場面。 (2)寫發射的場面扣人心弦。 (3)寫楊利偉在太空中問候大家。 (4)點明了此發射飛船的重大意義。 【讀準字音,讀通語句是讀懂課文的基礎、前提。同時讓學生在自我閱讀課文時,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