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語文路上--于永正老師課堂教學藝術研究——課堂練筆的藝術
師:誰來讀一讀?
生:(讀)陳賡把小紅軍抱下來,一邊流淚一邊說:‘小兄弟,我對不起你呀!師插話:這句話應加上‘拍干糧袋'幾個字,改成我怎么沒有注意你拍干糧袋的動作呀!)說完,他把小紅軍用草蓋起來,向他行了一個軍禮。師插話:在‘軍禮'前加上‘莊嚴'就更好了。)
師:寫得真好!陳賡一定這樣想,也會這樣做!l再來讀一讀?
生:(讀)陳賡使勁地搖著小紅軍,哭著說:‘小兄弟,你醒醒,你醒醒!'可是小紅軍閉上了眼睛。陳賡把小紅軍放在馬背上,脫下軍裝,蓋在他的身上,說:‘小兄弟,等到革命勝利我一定會把你的事跡寫下來。我們會永遠記著你!'說完,扶著小紅軍一步一步向前走。這時,太陽落山了,天空出現了一片霞光。
不難看出,課文內容的創造性延伸,課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測,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了新的層次。對課文中心的感受達到了新的境界。
五、遷移課文的寫作知識。
引導運用課文寫作知識進行練筆,這是閱讀教學中作文訓練的重要方法。但在于永正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類似的訓練決不是簡單的遷移,更不是簡單的移植。他善于把握讀與寫的結合點,把讀與寫的訓練融合于一體。請看《月光曲》的教學片斷:
師:體會得非常好!閱讀的時候,分辨出事物和聯想,對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學們,我這里還有一篇短文,寫得不錯,我想如果能適當加點聯想,文章就會更美。請你們看,能不能加以補充。
(發短文,內容如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