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夢想的力量》教學設計
——車子開進村莊時,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邊,他們熱烈地鼓著掌,有節奏地高喊著:“瑞恩!瑞恩!”
師:從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師:讀了這段文字,能說說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同學們很會讀書,很會思考。(板書:夢想)“夢想”可能是我們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間的很多奇跡都源于夢想,并經過不懈的努力使夢想成真。人應該有夢想,并為自己夢想的實現作努力。請同學們談談你的夢想是什么?
生:……(各抒己見)
師:同學們的夢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們能夠時刻記住自己的夢想,并使夢想轉化成前進的動力。因為夢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讓你創造出無法想象的奇跡。(板書,完成課題:夢想的力量)
師: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個真實的故事,去感受夢想的力量。
(二)整體感知,探究夢因
師:請同學們快速讀讀這個故事,看看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瀏覽、默讀。
師:引導概括、交流(指導學生把事件概括得簡潔一些。)隨機板書:70元 2000元 鉆井機
師:是呀!就因為一個夢想,瑞恩一次又一次地籌集資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為何會有這么強烈的夢想呢?請同學們再看看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好好地讀讀,接受小記者采訪團的提問。
——指名讀。出示文字:在非洲,許多孩子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甚至喝不上干凈的水。成千上萬的孩子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如果能捐出70元錢,就能幫他們挖一口井。
——拓展想象:在這么一個缺水的環境中,非洲的孩子會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師:正因為這樣的生活情景一幕幕地浮現在了瑞恩的心里,使他的心痛了、哭了。聽了老師的話,瑞恩是怎么表現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瑞恩的表現,說說從中你讀出了什么。
(1)“媽媽,給我70元錢。”1998年的一天,6歲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剛一放學,就迫不及待地沖進家,向媽媽伸出手說,“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有干凈的水喝。”(①體會“迫不及待” “沖”字中包含的情感;②體會把瑞恩的表現放在文章的開頭的用意:表達瑞恩內心無比的急切,使讀者一下子感受到瑞恩的內心想法,使情感更加深厚。)
(2)“他們不應該過那樣的生活。”一整天,“70元錢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腦子里轉著。“我一定要為他們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決心。反復讀瑞恩的表現與夢想。
(三)感受夢想,感動愛心
師:人不能僅有夢想,否則這夢想只能被稱作胡思亂想的夢而已。那么瑞恩又為他的夢想做了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從文中找找相關的語句,劃一劃,讀一讀,感受感受。(通過采訪問答)——交流:
①(為籌齊70元錢,瑞恩所做的努力。)逐句朗讀,想象自己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身影。有感情朗讀。
②(當聽到需要2000元時,瑞恩的表現。)想象,他可能為了籌齊2000元,會做些什么?
③(當聽到需要一臺鉆井機的時候,瑞恩的表現。)有感情讀好他的話。
師:瑞恩付出了很多,他義無反顧地付出,只為他的心中——有一個堅定的夢想!
比較前后夢想的不同,體會是夢想讓瑞恩長大了。
師:瑞恩的夢想不僅使瑞恩長大了,同時也給非洲的孩子,非洲的人民——帶去了幸福。于是有了我們課前所讀的那一幕——出示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