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詩兩首
4)“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這是誰說的?由此推測詩人問了些什么?
從童子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語氣、神態)
詩人聽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詩人可能會做些什么動作?心里會想些什么?
(詩人聽后的動作、神態,看到山的幽深……)
( 設計說明 達成目標2 )
3、齊讀。
四、想象意境,體會寫法,品味詩韻
1、尋隱者而不遇,師傅沒有遇到,但是你有沒有感受到隱者形象的存在?你是怎么感受出來的?(通過詩中童子的回答了解的,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都是隱者高潔品質的象征。)
2、出示: 問:“ ” 答:“師采藥去,” 問:“ ” 答:“只在此山中,” 問:“ ” 答:“云深不知處。”
要求,展開想象,同桌互相合作,將問句補充完整。
3、指名練習對話。
4、尋訪者問了三次,每一次的感情都是不一樣的,再大聲朗讀古詩,體會作者感情變化。
討論總結:滿懷希望——失望——一線希望——徹底失望。( 設計說明 達成目標3 )
5、同學們說得很好,既然隱者隱得那么深,作者為什么還要去尋訪他呢?
6、朗讀全詩。背誦全詩。(設計說明 部分達成目標1)
五、總結全詩,背誦感悟
1、總結:賈島作詩非常嚴謹,其實他不僅注重一個字的推敲,而且注重整首詩的謀篇布局。這首詩采用問答體,一問一答,寓問于答。是通過尋訪者(賈島)向童子打聽師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應的回答寫的,這三次問答,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語言樸實自然,讀來卻令人尋味。
2、有感情的背誦《尋隱者不遇》,感受詩歌的內蘊美。
( 設計說明 達成目標1 )
六、補充閱讀
題詩后
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題李凝幽居
唐·賈島
閑居少鄰并,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七、鞏固練習
1、 想象本詩的意境,用文字描述出來,要求能寫出詩歌的意境,具體描寫三次問答,并準確使用提示語,同時注意人物感情的變化。
板書設計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 滿懷希望
言師采藥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線希望
云深不知處。 徹底失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古詩《所見》,認識騎、振、蟬3個生字,能準確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培養學生對朗讀古詩的興趣,能從詩中感受到牧童的活潑與詩人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難點
從詩中感受到牧童的活潑與詩人的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