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課文的意境美,學習嫦娥心地善良、為民造福的品質。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感受課文的意境美,感受課文中人物的心理與品質。
教學準備:小黑板
教學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板書“月”。
2、月亮,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詠的對象。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不少描寫月亮的古詩,你還記得嗎?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唐 孟浩然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 李白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唐 溫庭筠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唐 王維
少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唐 李白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唐 張繼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 王昌齡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唐 劉禹錫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 張若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唐 張九齡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唐 李白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宋 蘇軾
二、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嫦娥奔月》!請大家看老師板書“嫦娥奔月”。(補全課題)
師:“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從遠古一路走來,一走就是數千年。你知道這個故事的起因嗎?(“后羿射日”)課文哪些小節寫了后羿射日的故事?
指名讀課文1-2節,大家思考,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是后羿為老百姓解除了這個苦難。)
師:什么叫苦難?生:痛苦、災難。
師:“這個苦難”是指什么苦難呢?
生:天上有十個太陽,直曬得大地冒煙。
師:充分發揮我們的想象,把你想象到的苦難的畫面來說一說。
生:因為天上有十個太陽,大地都開裂了,莊稼都干死了。人們沒有吃的,都快要餓死了。
生:地上沒有一點兒水,人們都要渴死了。
師:老百姓實在怎么樣?生:無法生活下去了。
老百姓的日子過不下去了!為了表現老百姓遭受的苦難,需要讀好哪些字詞。(“直”、“實在”、“無法”)
指名讀、齊讀!
2.師:說到后羿(板書),你就會想到哪些詞?
生:力大無比、神勇無比。(板書:神勇無比)
師:誰愿意自告奮勇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出后羿的神勇無比。(指名讀第二小節)
師:讀了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天上原來有十個太陽,后來被后羿射掉了九個。
師:那么,后羿是如何為老百姓解除苦難的呢?
生:后羿登上昆侖山頂,運足氣力,拉滿神弓,“嗖——嗖——嗖——”,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
師:你覺得讀好哪些關鍵詞就能把后羿的神勇讀出來了?(“登上、運足、拉滿、射下”)
師:我們來進行閱讀比賽,看誰讀出的后羿最神勇。
三、精讀課文第二段。(3-6小節)
1.神勇無比的后羿為民除害,給人陽剛之感。作為英雄的妻子——嫦娥也有許多不平凡之外!(板書:嫦娥)
請大家自由讀第3-6小節,想一想,嫦娥是怎樣的人?把相關的語句用波浪線畫出來。(板書:美麗善良、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