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 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戈壁、清晰、新疆”等詞語。
2. 有感情地朗讀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并熟讀成誦。
3.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4.初步領悟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并嘗試運用。
教學重點:通過白楊樹的外在特點感悟其內在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寫法,感悟樹的某些特點與人的某些品質之間的相通、相似之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基本程序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激起疑問:
⒈ 聽歌曲《小白楊》請同學們欣賞一首歌,不僅要傾聽旋律,還要留心歌詞。你們知道這首歌的歌名嗎?看圖片,白楊樹很多很常見,想想,你在哪兒看到過它?
白楊樹隨處可見,在我們的眼睛里它沒有柳樹的婀娜多姿,沒有榕樹一樹成林的壯觀,可是有的作家卻對它情有獨鐘。這是為什么呢?
⒉ 出示矛盾的《白楊禮贊》中的一段話: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自由讀,分句讀,讀后說說白楊的外形有什么特點?(高,直,挺)
3.矛盾用細細描摹的方法介紹了白楊的外形,作家袁鷹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二.檢查預習,理清文脈
1.聽寫詞語:
戈壁灘 新疆 介紹 撫摸 陷入
2.校對字形,理解詞語。
疆:注意字形,給“疆”組詞:(邊疆、 疆域等 )從而理解“疆”的本義。
戈壁灘:讀注釋,大家想一想,在粗沙,礫石覆蓋的硬土層上普通的草木能生長嗎?因此戈壁灘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不毛之地”這個毛就是指——
讀第一自然段。你覺得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戈壁?
3.選用以上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課文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白楊樹的外形特點?(1——12)
用什么方法寫出了白楊的特點?(對話的形式)
課文的后面部分又寫了什么?
三.初感形象,激發情感
1.默讀1——12段,摘錄課文中體現白楊特點的詞語。
(高 直 高大挺秀 很快地生根發芽 粗壯的枝干 堅強 不軟弱 不動搖)
2.師引導學生進行分類:
白楊的外形 (高 直 粗壯 高大挺秀)
白楊的品格 (堅強 不軟弱 不動搖)
3.自由讀1——3段,討論:“高大挺秀”中的“秀”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交流中點撥:戈壁是“茫茫”,“渾黃一體”的,綠色的白楊給戈壁帶來了生機;給過往的旅客帶來愉悅。
有感情地朗讀1——3段。
四.凸現形象,升華情感 (附片段)
1.指名讀爸爸的話。
2.想象引讀,豐富“哪兒”具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