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全冊教案1
3.創設情境引讀,讀出白楊屹然挺立的形象。
4.與白楊對話,抒發情感。
5.感情誦讀爸爸的話。
6、背誦爸爸的話。
7.小結:車窗外白楊挺拔的身影給寂寞的旅客帶來了一份驚喜,爸爸的介紹讓孩子們明白了白楊頑強的生命力和堅強不屈的品格。此時,在孩子們的眼里,白楊樹只是戈壁灘上的樹嗎?(戈壁衛士)
五.布置作業
1.摘抄爸爸的話。
2.做《語文課堂作業本》第1、2、3題。
第二課時
一.過渡導語,承上啟下
1.上節課,我們了解了白楊的特點,令我們對這平凡的樹,油然而生一股敬意,來,齊讀爸爸的話。
2.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他也在表白
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孩子們此時明白嗎?
二。閱讀鏈接,解答疑問
1.師生合讀第14、15段。理清孩子們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什么。
2.孩子們不知道這些問題,你們知道嗎?這篇文章于1963年發表,離現在整整45年了。讓我們讀讀同一時代艾青的詩,說不定你就明白這些問題了。
(1)自由朗讀《帳篷》,讀后思考問題。
(2)圍繞“爸爸媽媽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新疆是個怎樣的地方”進行匯報,隨機學習詩歌。
交流一:到新疆工作是為了建設邊疆。
隨機朗讀第四節。
補充時代背景:50年代,毛主席號召廣大的知識青年服從祖國的需要,參加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
交流二:新疆是個荒涼的地方。
扣住“帳篷是流動的家”“荒原”“野地”等詞。
朗讀1、2兩節。
交流三:環境的惡劣,工作的艱苦有沒有嚇退建設者們?
抓住“愛”體會建設者們無私的奉獻精神。
感情朗讀4、5兩節。
(3)小組合作朗讀詩歌
三.理解心愿,領會思想
1.再讀爸爸的話。
2.討論:現在你們知道爸爸借白楊表白著自己怎樣的心思了嗎?(不畏艱辛,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
3.爸爸的心不止這些,還有什么呢?讀16自然段。
重點理解:“在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白楊正迎正風沙成長起來。”
引導:“小白楊”在文中指誰?體會“迎著風沙成長”的含義。
你讀懂爸爸的心愿了嗎?(希望孩子們長大后像他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4.感情朗讀第16自然段
5.老師小結:現在我們真正理解了爸爸的心,爸爸的心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思,當他向孩子們深情介紹白楊的時候,實際上他是在勉勵自己要像白楊樹一樣不畏艱難,扎根邊疆;爸爸的心還是一個殷切的心愿,那就是——(希望孩子們長大后也能像他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奉獻自己)
四。領悟表達方法,嘗試運用
1.男女生分讀表現爸爸心愿的兩處語句。
2.說說有什么發現?(爸爸的心愿并沒有直接寫出來,而是通過描寫白楊樹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思想情感)
3.明確方法:像這樣假借某一物品的特點來表現人的某些品質、思想、或情感的寫法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4.我們以前就接觸過這類寫法的,比如《落花生》一課,作者借花生成熟了也藏在地底下的特點,告訴我們——(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對別人沒有用處的人。)
5.練習:把物品與它所對應的人,連一連。
梅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荷花 無私奉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