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送別
一、古詩導入 3分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黃鶴樓送別》。讀題。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李白在黃鶴樓送別了孟浩然后,將自己的滿腔真情化作了一首詩,這首詩千古傳唱。出示古詩:指名一人讀
3、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會明白了。
二、精讀第一、二段 8-10分
1、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多么美的景色啊!再看看書上的插圖,你還能想到哪些描寫春天的詞語。
2、多美的詞多美的景,讓我們把這種美景讀出來吧。齊讀第一段
3、面對這樣的美景,兩個即將分別的朋友怎能有心欣賞?他們的心情是怎樣的呢?(再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二自然段)
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云,一會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他們的心情是 ——【板書 :依依惜別之情】
4、這種依依惜別之情他們有沒有表現出來呢? 而是——深深的藏在心底
這個藏用的得實在太好了,他們是怎樣藏的?兩個一會兒正是告訴了我們,兩位友人正在借欣賞景物來隱藏內心的離別之情呢。
5、指導朗讀。: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流露出兩位詩人深深地情誼。讓我把這種依依惜別之情讀出來)
三、精讀第三自然段 15分
1、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千言萬語涌上了的心頭,終于,李白舉起了酒杯…… (請一個同學嘟讀讀李白的話)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2、自己再輕聲讀讀李白的話?讀完后抓住關鍵詞談談你的感受?(敬仰和依依惜別)
(1)學生談到兄長和老師時補充:當時孟浩然早已詩名遠揚。李白比孟浩然小,結束江南之游后特來拜訪孟浩然,兩人一見如故,孟浩然在詩詞創作上給了李白悉心的指導,所以李白稱他是兄長和老師。
(2)學生談到人品令人敬仰時補充:
李白曾有詩“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莊重瀟灑。他為人高尚,風流倜儻,聞名天下。紅顏棄軒(xuān)冕(miǎn),白首臥松云!辟澴u孟浩然少年時鄙視功名,不愛官爵車馬,有了成就后又歸隱山林與青松白云相伴的高潔品質。)
(3)學生談到詩篇譽滿天下時補充。什么是譽滿天下?哪首詩譽滿天下《春曉》
(4)談到:何日才能再見面:還沒分別呢,李白就期盼何日才能重逢。足見對于這次分別,是多么的不舍呀!
3、指導朗讀
(1)李白的話中前兩句主要表達了敬仰之情,后兩句主要表達了依依惜別之情。所以讀前兩句時,我們的語氣要高昂些。讀前后句時,我們的語氣要低沉些。誰來試試。
(2)志同道合友人即將遠行,今后再也不能月下吟詩、花間暢談,怎不令人傷心難過! 誰再來試試。讀出李白的敬仰與依依惜別。
(3)李白舉起的酒杯中難道僅僅是酒嗎?杯中還有他對孟浩然的祝福、友誼和敬仰。請把把這種敬仰與不舍讀出來吧(齊讀)
4、過渡:相見時難別亦難,李白的心情,孟浩然能不理解嗎?但是他把這種眷戀深深地藏在心底,接過酒杯一飲而盡,反而好言寬慰李白。他是怎樣寬慰李白的的?自己讀讀孟浩然的話,多讀幾遍,看能否讀懂。(自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