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教學設計
生4:我剛才算了一下,一座金字塔需要的石塊是575萬噸,用一列30節車廂的火車來運這些石塊需要運2萬趟,實在太驚人了。
師:感謝你們精辟的分析,精彩的匯報。這有組組數字令我們驚嘆,能把你的驚嘆讀出來嗎?
指導朗讀
(3)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兒。全部工整用了整整30年時間。
生1:通過“經常、10萬人、整整30年”體會出工程需要的人多,時間長,工程的浩大,金字塔是奴隸們血汗的結晶。
生2:我從“烈日曝曬”這個詞感受到當時的環境很惡劣!
師:“曝”的意思是“曬”,那什么樣的場景才叫“烈日曝曬”呢?
生3:就是當太陽火辣辣的炙烤大地的時候。
生4:就是太陽曬得大地直冒煙的時候。
指導讀出環境的惡劣、壯觀的場面。
生5: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那時候修建金字塔三個月換一批人,一年就要有40萬人參加勞動,30年就會有1200萬人參加勞動,需要的人也太多了。
師: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堆砌而成的是古埃及人民血淚的結晶。讓我們滿懷深情地讀這句話。(齊讀)
(二)金字塔的精巧
(1)這些石塊磨得很平整,石塊與石塊之間砌合得很緊密,幾千年過去了……插不進去。
(出示句子)
生1:我從“幾前年過去了”感受時間很長,金字塔非常的古老(歷史悠久)。
生2:我從“鋒利的刀片也插不進去”感受一點縫隙也沒有,金字塔很堅固。
師:當時古埃及人民生產力水平低下,能使用的工具只有石塊,他們就用石塊和石塊摩擦,要磨平一塊重2.5噸的石塊需要多長時間,花費多少精力。
指導朗讀 :體會歷史悠久,精巧,艱辛,浩大
齊讀:感受精巧
師: 這是一項多么艱辛、多么浩大的工程啊,所以“為了建造金字塔,經常有10萬人在烈日曝曬下干活。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時間!保ㄒx)
生齊讀。
師:剛才我們一起研讀了胡夫金字塔的宏偉、精巧,為什么作者只向我們介紹胡夫金字塔呢?
生:因為胡夫金字塔最大,最有代表性。
師:這種以胡夫金字塔為典型介紹埃及金字塔的方法就叫舉例子。
(三)金字塔的建造
生1:“如此宏偉而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是個過渡句。
師:為什么是過渡句呢?
生2:因為第三節寫的是金字塔的宏偉和精巧,下面寫的是抓們建造的。
師:它有機地總結上文,引出下文,使文章更連貫了。讓我們一起朗讀這個過渡句,體會它的作用。
生齊讀。
生3:“勤勞而聰明……一條石路”是寫他們抓們運石頭的,表現他們很聰明。
師:是啊,閃耀著智慧的光芒。老師這里有一幅圖片,一起感受一下。(出示課件)
生4:我從“當時沒有起重機……讓金字塔暴露出來。”知道他們是怎么把石塊壘起來的,他們聰明、勤勞,他們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5指圖講解建造過程。
師:金字塔到底是怎么砌的呢?我們再來回顧一下。
出示拓展練習:怎樣把巨大的石塊壘起來呢
據說人們先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___,然后______。這樣一層層砌上去,金字塔有多高,土坡就有多高。最后_____,讓金字塔顯露出來!
生填充,齊讀體會建造過程。
師:古埃及人民就只用這一種方法建造金字塔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