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艾滋病小斗士》(通用16篇)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
用了兩節課教《艾滋病小斗士》,第一節課學習生字新詞,朗讀課文,并充滿深情的朗讀了《海外文摘》上關于吳科西(恩科西)的報道,學生們欣賞了恩科西的照片,了解了高尚無畏的姬兒·約翰遜,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為第二課時的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 上第二課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突出“悲慘遭遇”。 我請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二段,說說恩科西的悲慘遭遇表現在幾個方面,學生們在朗讀課文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悲慘表現在三個方面:1、生下來就攜帶艾滋病病毒,注定了即將死亡的命運;2、在年幼(4歲時)時失去了母親,缺少親情;3、受到別人的歧視、冷落,無法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生們在總結時對恩科西充滿了同情,想想自己吧,年齡與自己差不多的恩科西是多么的可憐!
二、突出“頑強斗爭”。 學習第三段,我請學生讀書思考:“文中從哪兒看出恩科西是艾滋病的小斗士?為什么?”學生們邊默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并作了批注。我又請學生相互討論發表看法,學生們總結出“熱愛生命、坦然面對、頑強斗爭、關心他人、夢想未來”幾點。我請學生用上這些詞以總分總的形式說一段話,學生說:“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他十分熱愛生命,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一邊與艾滋病病魔頑強斗爭,一邊關心其他的艾滋病患者,同時他還夢想著美好的未來。他真是名副其實的小斗士!”
三、突出文章的中心。 我請學生朗讀開頭結尾,讓學生感受到在六一國際兒童節這個快樂的日子里,恩科西卻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全世界人都關注著他,為他感到惋惜。我問學生:“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什么?”學生們回答:“是告訴我們要熱愛生命。”“要關心艾滋病人。”“遇到困難要坦然面對! 恩科西,這個可憐的孩子,我的腦海里一直回響著他在國際艾滋病大會上的一句話:“我們都一樣,沒有什么不同……”愿我上的這節課能夠在學生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2
艾滋病小斗士(第一課時)
教材簡析:《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5課。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無私奉獻”,課文主要講了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在養母約翰遜的幫助下坦然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呼吁全世界尊重、愛護、幫助艾滋病患者的真實故事。
課題以“小斗士”突出題旨。在面對不幸遭遇后,“小恩科西與艾滋病、與社會的歧視偏見、為患者平等權利作抗爭”三個方面表現出了頑強、勇敢、樂觀的優秀品質,給艾滋病患者(特別是兒童)樹立了榜樣。同時也喚醒人們應該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注和愛護艾滋病患者。
文章采用倒敘的手法,先寫恩科西的去世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感嘆,再交待恩科西的身世遭遇以及與艾滋病頑強抗爭的事例,最后以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的講話進一步闡明主題。
這凡人的壯舉給予學生多層面的情感熏陶,使學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從而涵養品德修養,提升審美情趣,豐富情感體驗,充實精神世界,讓學生享受著一份豐盛的情感大餐,洞悉為人處世之道。
學情分析:《課標》明確指出高年段閱讀教學的要求是“重視引領學生研讀文本,揣摩表達方法,對文本中表達精妙的語句、語段,教材注意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揣摩,使其受到潛移默化的熏染。注重思維訓練,學習品析課文題目的精當,有機滲透學習方法,有效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
文章中的主人公離我們很遙遠,但其悲慘的命運和頑強抗爭的精神,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相信與其年齡相仿的學生一定也會受到心靈的震憾。在學習能力上看,五年級上冊的學生應具備較強的課前預習能力,有獨立學習生字、通過查找資料理解不懂的詞語,并且收集閱讀相關資料,初步對文章有自己個人的見解,為上課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
學習課文時有必要引導學生了解有關艾滋病的基本常識,了解有關南非兒童的現狀,這更容易讓學生閱讀時進入文本,與故事主人公的頑強、勇敢和樂觀精神品質產生共鳴。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閱讀文本,懂得恩科西與可怕的疾病、與人們的冷漠和歧視、為感染者生存的權利頑強抗爭,并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4.通過揣摩人物言、行,學習人物類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5.科學地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文本,懂得恩科西與可怕的疾病、與人們的冷漠和歧視、為感染者生存的權利頑強抗爭,并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教學重點:通過揣摩人物言行,學習人物類記敘文的閱讀方法。
教學方法:勾畫圈點批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通過課前預習,知道這位黑人孩子叫什么名字嗎?【出示:恩科西像】
2.2001年6月1日,當大家歡快地慶祝自己節日的時候。只有12歲的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到:【出示: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也痛切地說:【出示: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3.人們把恩科西稱為:(板書:15 艾滋病小斗士)。
4.兩位世界著名的領導人,竟然都給予他如此高的褒獎,就讓我們一同走進恩科西的人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檢查讀音:自由練讀,指名檢查。
【出示:攜帶、遭遇、坦然、懷孕、悲慘遭遇、坦然面對、頑強抗爭】
2.教學字形,重點指導“孕”。
師范寫:“子”橫撇包含在乃內部。
3.生字、新詞都讀準了,請同學們大聲朗讀一遍,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邊讀邊想:恩科西在與什么斗?
三、揣摩人物言行,感悟人物品質。
。ㄒ唬┡c病魔斗,展現頑強。
1.指名回答:【板書:與病魔斗】。小恩科西1989年一出生,就攜帶了艾滋病病毒。請默讀2~4自然段。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你覺得這是一種怎樣的疾?
2.指名交流。
①你從文中哪些句子里體會到的?哪些詞語最能體現艾滋病的可怕?
【出示句子: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
、谕ㄟ^課前資料收集,你對艾滋病還有哪些了解?【播放:艾滋病短片】
3.過渡:就是這樣可怕的病魔正吞噬著南非人民。(生讀:在南非……第二個生日。)但是,小恩科西的生命力很頑強。
【出示句子: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4.析詞:能把“挺”換成“堅持”嗎?聯系上下文說說你的理解。
5.拓展:病魔是怎樣折磨可憐的恩科西?而他又怎樣抗爭的呢?
6.從這個看起來簡簡單單的“挺”字,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恩科西?(板書:頑強……)
7.感情地朗讀第3段。
(二)與偏見斗,展現勇敢。
1.當他好不容易挺到了上學的年齡時,發生了什么事?
2.解詞:什么是“軒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濤。比喻大糾紛,大風波。)為什么事發生糾紛?(攜帶艾滋病病毒的恩科西是否可以上學)人們態度如何?
3.從“軒然大波”這個詞中,你能想象出當時人們是怎樣反對他上學的?
4.引讀課文第4自然段。
5.拓展:面對這一切,恩科西是怎樣做的?
6.恩科西除了與疾病在抗爭還與什么在斗?他的態度怎樣?!景鍟号c偏見斗 坦然】從“坦然”這個詞又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恩科西?
7.感情朗讀第5自然段。恩科西真不愧是一位(艾滋病小斗士)。
8.小結:我們通過朗讀和想象,重點關注小主人公的行為反應,抓住關鍵詞句反復揣摩,從“觀其行”這個角度閱讀描寫人物的文章。一個與病魔頑強抗爭,坦然面對世俗偏見的小斗士形象,就活靈活現的躍然于紙面上。
。ㄈ樗硕,奉獻愛心。
1.過渡:如果說這些抗爭只是為了自己,那么他生命的最后三年在世界艾滋病大會上的呼吁,就是為了所有患病兒童而斗。(板書:為他人斗)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生讀: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2.默讀:默讀5~8段,快速畫出恩科西在艾滋病大會上說的話。
3.討論:在恩科西說的話中,哪句最讓你感動?說說你的理由。
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
課件出示恩科西說的四句話:(生說自己的理解與感悟,教師相機點撥。)
①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谖蚁M驍y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她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③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④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4.感情引讀四句話:恩科西勇敢地站大家面前,述說自己悲慘遭遇,但他考慮、關心的已經不是自己,他大聲地告訴人們……
5.一番震撼人心靈的發言,傳遍了世界每個角落,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艾滋病人!菊n件:關懷艾滋病人的照片】
6.談論:從這些言語中,你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恩科西?(富有愛心 志向遠大)
7.小結:瞧,抓住人物的語言,揣摩內心世界,我們更入的認識了恩科西,閱讀寫人物類記敘文,又多了一種方法。【板書: 聽其言】
四、升華總結。
1.(音樂)時間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無情的病魔還是帶走了這個頑強的小生命。那張面對病魔自信樂觀的笑臉,永遠定格在了我們的視線中。
2.小練筆: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即將到來的日子,你有什么想對這位艾滋病小斗士說嗎?把你想說的寫下來(恩科西,我想對你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艾滋病小斗士
與病魔斗 “挺”
頑強、勇敢、樂觀 與偏見斗 坦然
為他人斗 呼吁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3
《艾滋病小斗士》教學設計
第二課時
陽城縣教育局教研室 張江霞
【設計理念】
本課力圖體現“抓住一個特點,遵循兩個原則,注重三個結合”這一基本指導思想。
——抓住一個特點。即抓住文章緊扣題目“艾滋病小斗士”來寫,教給學生初步讀懂這一類文章的一般方法。
——遵循兩個原則。即遵循“以讀為主、以悟為本”的閱讀教學原則,從創設情境中觸發語感,在精讀感悟中積淀語感,凸顯讀悟緊密結合的基本理念。
——注重三個結合。即“文道結合”、“讀寫結合”以及“課內外結合”。
【教材簡析】
《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5課。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無私奉獻”,《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組課文的最后一篇,在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鞏固運用的作用。
本文是一篇具有濃重感情色彩的文章。講述了一位南非黑人男孩恩科西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做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動人事跡,告訴人們要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課題“艾滋病小斗士”以“小斗士”突出題旨,全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描寫具體,用詞準確生動,融科學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啟迪于一體,為啟迪學生的思想智慧、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愛滋病小斗士》中“斗”(抗爭)的解讀:
一是憑借著頑強的意志、樂觀的人生態度與自身所患的愛滋病“斗”;
二是靠大力宣傳勇敢地與人們頭腦中忽視、歧視這種疾病的“愛滋病”(思想)“斗”。
如果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奉獻之歌”想一想的話,恩科西奉獻的是什么?是面對天災的那種不屈、那份坦然,面對人禍(人們的不理解)的那種寬容,那種不苛求!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以較快的速度默讀、瀏覽課文。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抓關鍵詞句品讀感悟,感受恩科西頑強抗爭的精神,理解為什么把恩科西稱為“艾滋病小斗士”。
3.懂得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通過抓關鍵詞句品讀感悟,感受恩科西頑強抗爭的精神,理解為什么把恩科西稱為“艾滋病小斗士”。
【教學流程】
一、復習“評價”,導入新課
1.營造氛圍。
2.出示并引讀安南和曼德拉兩位領導人對恩科西的評價。
3.質疑導課。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人們為什么稱恩科西為“艾滋病小斗士”?
2.學生邊默讀邊做批注,師巡視。
3.師生交流,整體感知。教師相機板書:頑強斗爭、關心患者。
三、把握重點,品讀課文
(一)抓住“挺”字,感受頑強
根據交流,出示課文片段:
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1.指名讀,說說你的感受:這句話中哪些詞語讓你為之感動,肅然起敬?
2.“挺”是什么意思?
3.小恩科西“挺”住了什么?
通過品讀和補充課外資料引領學生體會恩科西“挺”的內涵:挺住了病痛的折磨,挺住了失去母親的孤獨,挺住了死亡的威脅,挺住了別人的歧視(求學的遭遇)……
4.你從這個“挺”中讀出了什么精神?
5.指導感情朗讀。
(二)抓住呼吁,體驗斗志。
1.瀏覽課文第五至七自然段,找出恩科西的呼吁。
2.自由品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過渡:然而,(播放音樂,師范讀)“XX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6月1日這天,被艾滋病折磨的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還是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2.當你聽到這個消息,你的心情怎樣?
3.師引讀曼德拉和安南對恩科西的評價。
4.此時此刻,你的內心一定心潮澎湃,感受深切,請把你此時最想說的話寫下來。
5.交流總結。
【板書設計】
頑強斗爭 挺
艾滋病小斗士 榜樣
關心患者 呼吁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4
《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5課。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無私奉獻”,《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組課文的最后一篇,在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鞏固運用的作用。
課文講述了南非黑人兒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與他一樣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動人故事。全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描寫具體,用詞準確生動,融科學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啟迪于一體,為啟迪學生的思想智慧、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辈⒃诘谌龑W段目標中明確提出:“默讀有一定速度”、“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初步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等要求。據此,我結合教材編寫意圖、文本自身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如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以較快的速度默讀、瀏覽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文章表達順序。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恩科西頑強抗爭的精神,并懂得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人。
以上教學目標分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清文章脈絡,感知課文大意。第二課時品詞析句、精讀深思,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促讀感悟,理解為什么把恩科西稱為“艾滋病小斗士”。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和初步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語言的能力,這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本文所述的艾滋病人距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知識基礎尚有一定距離。因此,如何讓孩子進入課文所描述的情境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通過閱讀實踐,讓學生理解恩科西被稱為“艾滋病小斗士”的原因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為了達成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解決疑點,依據課標要求和本班學情,本課教學擬采用“情境創設法”、“啟發提問法”、“點撥法”、“扣讀導悟法”等教學方法。其中,點撥法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它是開啟學生智慧、點燃思維火花、提高教學效率的一把金鑰匙。
有人說:“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學習!闭\然,教會學生學習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本節課我將進行如下學法指導:
1、勾畫圈點批注法,旨在養成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討論交流法,旨在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自主探究法,通過多處設疑,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積極思考,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習得讀書方法,獲得語文能力,如看課題質疑、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等。
當然,學法指導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既“學會”又“會學”,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下面重點介紹第一課時的教學設想。本課時教學我采用板塊設計、整體推進的方法。即通過讀題質疑、走近文本、理清脈絡、練寫生字四個板塊來構建第一課時的教學,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引導學生揣摩文章表達順序,促進學生整體感知,從而為第二課時的精讀感悟奠定良好的基礎。
首先談談第一個板塊:讀題質疑。
板書課題后,指導讀題,詢問學生: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想到了哪些問題?通過昨晚的預習,哪些問題自己已經解決了?還有哪些問題需要在課堂上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研究解決的?
通過交流,確定學習起點,相機肯定學生的預習成果,提煉出關鍵性的問題,形成閱讀期待,同時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第二個板塊是:走近文本。
蘇教版教材主編張慶老師多次強調:“一定要強化初讀,要拿出成塊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力求讀進去,讀正確,讀流利。課文不讀熟不開講!睘榇,我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在充分的讀書實踐中習得讀書方法,并自創“走近文本五讀法”:1、過關讀。2、反饋讀。3、提高讀。4、展示讀。5、欣賞讀。
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文本為主源、問題為主軸、訓練為主線的新課程下課堂教學觀,做到讀有目標,讀有層次,讀有實效,在老師巧立名目的各種讀書活動中,學生已經不知不覺地將課文讀了五遍。在一次又一次與文本的親密接觸中,學生漸漸感受到字詞的冷暖,觸摸到語言的溫度。
第三個板塊:理清脈絡
正如打成碎片的維納斯毫無美感可言一樣,支離破碎的問題也往往使閱讀教學失去生命的光彩。因此,我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兩個統領全篇的探究性問題:“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是怎么寫的?”以此引領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如果說剛才的課堂是書聲瑯瑯,那么此時則是“無聲勝有聲”,學生在靜思默想中潛心會文,邊默讀邊思考邊批注,弄清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嘗試將意思相關或相近的自然段連起來,概括段意。最后,再把全文連起來,感知課文大意。
在學生潛心會文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交流分段和概括段意,并相機板書:
失去小斗士
與病魔作斗爭
與世俗偏見作斗爭
人生的榜樣
。ò鍟饕晕恼碌拿}絡呈現,以便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清條理,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平等的學習場,認真聽取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鼓勵不同意見的學生在文中找出有利的依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在閱讀分享、交流討論中進一步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最后,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組織學生練習概括課文大意。如:
1、放學回家跟媽媽說:“……”
2、跟年邁的奶奶說:“……”(提示:奶奶耳朵不好,你說慢一點,說清楚一點。或:奶奶記性不好,你說簡單一點。以此提示學生表述力求簡潔清晰。)
3、向出差在外的爸爸介紹:“……”(提示:長途電話費很貴,要盡量概括地說。)
……
通過情境創設,既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又讓學生在無形中鍛煉了聽和說的能力,感受到語言學習的魅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快樂。
第四個板塊:練寫生字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任務,我擠出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堂練寫生字,既是落實課標要求、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需要,同時也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加以指導,力求將學生的錯別字消滅在萌芽階段,以達到“小學生能寫一手正確規范漢字”的培養目標。
這節課我設計了一個作業超市,讓學生在下列菜單中選擇其中兩項完成:
必選題:
1、摘抄本課精彩片斷
2、默寫本課好詞佳句。
選做題:
3、為課文配一段音樂,進行配樂朗讀。
4、向他人講恩科西的故事。
5、搜集有關艾滋病的知識。
6、為自己設計其他創意作業。
本設計兼顧了不同學生的多元智能特點,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利用自己的優勢領域進行學習,體現了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的思想,將作業作為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學生特長的平臺。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5
教學《艾滋病小斗士》時,在緊扣課標高年段閱讀教學要求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采用多種方式讀書,不斷提高
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能力,我尤其抓住了“安南感嘆”。
[案例1]三讀“安南感嘆”
片斷一:開篇導入
2001年6月1日,新世紀第一個國際兒童節,正當全世界兒童歡慶節日的時刻,在非洲南端的南非共和國,一個年僅12歲的孩子去世了,他是一個普通的黑人孩子,但他卻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關注和敬佩。得知他被艾滋病奪去生命的消息后,聯合國秘書長安南于當天發表講話
幻燈出示“聯合國……小斗士。”
1、指讀 “感嘆”(感慨、嘆惜)
2、“斗士”?(敢于斗爭,勇于面對困難的人)——小斗士
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困難,與什么作抗爭?(被稱為“超級癌癥”和“世紀殺手”的艾滋。
齊讀題 “艾滋病小斗士”
3、這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對他的高度評價 齊讀
4、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這個患病的黑人男孩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關注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恩科西的成長歷程吧。
片斷二:
感受艾滋病的可怕,品悟恩科西與艾滋病斗爭的毅力和斗志后師(點擊,屏幕出示安南的感嘆):
1、讓我們再讀安南的感嘆,相信你對小斗士有更深的理解!……(除了感嘆以外,更多的是一種敬佩)
2、品味語言,感受“勇敢的聲音”
還由安南的話引入 “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
自讀5——7自然段,思考:小恩科西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了什么勇敢的聲音?他說了些什么?讀一讀,想一想
片斷三:
再讀安南的話
熱愛生活,頑強斗爭,這樣的恩科西讓我們所有的人動容,可是,艾滋病冷酷無情……
1、讀曼德拉的話
面對天災,面對巨大的不幸,恩科西做出了什么榜樣?
聯系5自然段,練用“不是……而是”,“不僅……而且”練說
2、再次齊讀安南的話
不同的引用,分別出現在文章哪?開頭結尾,想想在文中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
。ㄊ孜埠魬,概括、總結、提升)
[評析與思考]
在課堂上,“一詠三嘆,”三讀“安南感嘆”以其鮮明的“情”而成為了亮點。學生在讀“安南感嘆”的過程中,對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先是了解,然后到理解,最后到敬佩,一次比一次理解的程度深,在讀中一次比一次的感受真切。
縱觀“安南感嘆”,它是一條貫穿課堂的線,是一條寫滿情感的線,是一條觸摸孩子心靈的線。巧妙地抓住了這條線,讓這一條主線統攬,注意整體感悟,抓住關鍵詞切入,取得“提領而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十五課,再一次走近這位艾滋病小斗士。齊讀課題
2、艾滋病小斗士是誰?
恩科西是南非的一名兒童,在他短暫的人生中遭遇到了哪些不幸?
【過渡】恩科西面對不幸是怎樣做的呢?為什么稱他為“艾滋病小斗士”?請同學們自己默讀5、6、7自然段,思考這兩個問題,畫一畫相關語句,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課文
1、交流,學生讀一讀自己所畫的語句,并談談感受。
2、出示幻燈:
恩科西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3、師:“隨時”是什么意思?可能是早上,可能是……,可能是……,也可能是……,還可能是……
4、師:一般的人如果面對如此重大的疾病,或者突然遭遇了不幸,會怎樣?
學生充分說。
師:他們的這種表現就叫作?(悲觀消沉)。小恩科西在自己隨時都可能死去的情況下,在自己非常痛苦難受的情況下,不是悲觀消沉,(板書:不是……而是……)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什么叫“坦然”?
生答。(心理很平靜,沒有顧慮)
5、“你能想象一下恩科西是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的嗎?”
生想象回答。
師: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ò鍟阂贿……一邊……)
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頑強、堅強、勇敢、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
指名一人讀,捧書齊讀。
6、他曾經應邀到美國出席艾滋病研討會,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出示幻燈)
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學生齊讀。
師:他拖著虛弱的病體,帶著隨時可能死去的危險,為什么還要到國外去參加這樣的大會?是為了自己的榮譽嗎?
學生答。
師小結:他這樣做當然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譽,他是為了關心艾滋病人,正因為他自己深受艾滋病的毒害,所以他才有如此切身的體會,他才會不遺余力地為艾滋病人呼吁!他的聲音是纖弱的,然而他的聲音卻是有力的!讓我們再次向恩科西那樣,不斷地向世界呼吁:
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7、師:2000年7月,小恩科西參加了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艾滋病大會,并在大會上發言。(出示小恩科西在大會上的圖片和說的話)穿著一身小西服的恩科西站在主席臺上,用尚顯稚氣的聲音,向數千名與會代表講述了母親被艾滋病奪去生命,而自己也感染上了病毒的悲慘遭遇。他說:
“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他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他還說:
“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師:科恩西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一番發言?
這與他自己的親身體驗有密切的關系。他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母親也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在生活中,他們處處遭到別人的歧視和排擠,正因為恩科西能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人們對他的歧視,他才會如此誠懇地說:(生再次齊讀恩科西的話。)
“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他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8、師:寬大的小西服里面,包裹著瘦弱的身軀,恩科西的身體是虛弱的,聲音是稚氣的,但力量卻是巨大的!小恩科西的一番發言震撼了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的心靈,你能想象一下,當代表們聽了恩科西的話后,會怎樣想,怎樣做嗎?
生想象回答。
師小結:聽了同學們的發言,我仿佛看到了一個讓人倍感溫馨的畫面:政府開始向病人發放藥物,人們向艾滋病人伸出了友誼之手,用自己溫暖的懷抱擁抱艾滋病兒童……多么令人欣慰和感動!
8、師:盡管恩科西感覺到生命隨時可能結束,但他依然在夢想未來。他說:(板書:盡管……但……,出示幻燈,生齊讀。)
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師:讀至此,你有什么感受?
生答。
師:真是讓人肅然起敬!令人悲傷、難過。多么無情的艾滋!多么可親可敬的小斗士!
回顧板書,作小結:恩科西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而是——,他一邊——,一邊——。盡管——,但——。這樣的人,當然無愧于“艾滋病小斗士”的光榮稱號!
三、尾聲。恩科西是面對災難時的榜樣。
1、師:雖然恩科西是堅強的,是勇敢的,但病魔卻是無情的。(出示幻燈)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6月1日這天,被艾滋病折磨的體重不到10千克(20斤)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指名讀第八小節。
從“靜靜地”你感受到了什么?(勇敢、不懼怕死亡)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他走的那樣平靜,那樣坦然。6月1日,當全世界的兒童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時,他已悄悄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
2、(出示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話)安南感嘆:
人類與艾滋病的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恩科西的身體明明是那么虛弱,聲音明明是那么纖弱,為什么安南說是“勇敢的聲音”呢?
雖然他的身體是虛弱的,聲音是纖弱的,但是他的骨子里是堅強勇敢的,他的發言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這樣的聲音怎能不勇敢!
3、(出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生讀)
“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板書:榜樣)
4、人類面臨的天災越來越多,像非典、禽流感、癌癥、白血病、心腦血管病等,恩科西的頑強不屈,給所有的患者做出榜樣。今天,英雄的恩科西雖然離我們而去,但,他那震撼人心的呼喊,時刻響在人們的耳邊,留在人們心中。世界開始行動了,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這一天,紅絲帶將會飄揚在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7、簡介“紅絲帶”(投影)。
大家想想,紅絲帶有什么含義?(投影)
8、同時,各國人們都在身體力行,關心著艾滋病人。(投影)
a、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國家總理等一些領導人,都到醫院看望艾滋病人,并與他們親切握手、擁抱,并與病人共進午餐。
b、許多青少年學生也紛紛加入了關心艾滋病人的行列。三、總結全文:
學了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我們認識了與艾滋病頑強抗爭,不斷呼吁人們關心、愛護艾滋病病人的小斗士――恩科西。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各種災難,恩科西為我們做出了榜樣。同學們從他的身上學到了堅強、樂觀、助人,用這樣的方式面對各種意想不到的災難,我們就一定能戰勝自我、戰勝災難!
15、艾滋病小斗士 榜樣
不是……而是……
恩科西 一邊……一邊…… 頑強、勇敢、樂觀、積極
盡管……但……
【教學反思】
在教學本課時我注重情感的感染,事先查找資料,了解艾滋病,然后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艾滋病。要想使學生被課文中的主人翁恩科西感動,首先作為授課老師先要被感動。帶著飽滿的情感帶著學生走入文本。
抓住課題中的“小斗士”導入新課,你認為什么人可以稱為“斗士”。學生踴躍回答。揭示課題后引導學生質疑,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小結,帶著這些問題來學習課文。通過老師的范讀、指名讀等方式讓學生抓住文中的相關詞語和句子進行理解,感悟恩格西的“不幸、頑強、抗爭”。了解恩科西是如何與社會偏見作斗爭和如何呼吁人們一同關心其他艾滋病人的,從而加強對“斗士”的深層理解。最后引出關注艾滋病防治問題的國際性標志——“紅絲帶”,增長知識,了解它的象征意義。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可以進行課文理解的拓展。“你還認為哪些人可以稱為斗士”?頓時教室沉靜下來,我把張海迪、海倫·凱勒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他們知道那些勇于與困難作斗爭的人都可以稱為“斗士”。“我們怎樣也能成為小斗士呢?”學生的思路涌動起來,他們分別從面對困難和挫折去談了自己的看法。
《艾滋病小斗士》這一課的教學,不但除了讓學生去感悟恩科西的精神以外,還讓學生科學地認識艾滋病,知道它的傳播途徑,從而學會保護自己,關愛艾滋病人。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3.通過品讀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學重點難點:
品讀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讓學生深刻感受這位小男孩是怎樣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成為名副其實的小斗士,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
教學準備:1、媒體課件
2、課前學生了解艾滋病
課前談話:
1、自我介紹
2、我有點緊張,說一句鼓勵我的話
(謝謝你的鼓勵、 謝謝你的祝福、我有信心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伸出右手跟我一起寫課題。(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
同學們,艾滋病是怎么回事,誰來說說?(生談,如名稱、后果、會傳染)
教師:聽著介紹就怪可怕的。你們知道它的那些頭銜嗎?
世紀殺手、超級絕癥、20世紀瘟疫?膳卵!
要是有人竟敢和可怕的艾滋病做斗爭,我們可以尊稱他為(斗士)
本文的艾滋病小斗士是誰
板書:恩科西
2、小斗士恩科西去世的時候,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和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曾這樣高度評價他
課件出示: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誰來為我們朗讀?
師:從他們的話里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恩科西?板書:勇敢、頑強。
。◣煟耗阏嫔朴谧プ£P鍵詞)
二、感悟不幸
1、過渡:同學們,在這勇敢、頑強的背后,小斗士恩科西承受了怎樣的不幸呢?(稍頓,課件:不幸)快速瀏覽課文的2-4自然段, 找出有關語句畫下來。(生讀書)
2、好,匯報一下,你從哪里感受到他的不幸?
生:恩科西是一個黑人男孩。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性命,仁慈的白人婦女基爾•約翰遜收養了他。
對,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艾滋病人的不幸?
課件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
請看這句話,那些數字刺痛了你? (將數字點紅)
從這些數字你讀懂了什么?
3、請看一組艾滋病人的圖片(課件)
談感受,板書 :病魔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齊讀)
指導:從“活不到”開始把速度放慢語調放低,再讀一次。
4、 真不幸,他們一出生就隨時等候死神的降臨,而恩科西呢?有什么不同?
生: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課件 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詞語都是有溫度的, 哪個詞最能打動你?
。ㄒ韵码S機)
1)課件:“ 挺” 變色 從 “挺” 你體會到什么
想一想,有沒有一個字或詞能替換它?(生說,如生說不上,教師:老師給你們提供兩個)
如果把“挺”換成“熬、堅持”行嗎(生說)
。A備評價:你真會讀書,不但讀懂了挺的意思,更讀懂了挺字背后的精神。)
把他送回句子里讀一讀,讓大家和你一起感動。
師: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這是多么頑強的精神力量呀
齊讀
還有哪個詞打動你。把它送回去讀一讀。(讀出不同)
2)竟然
預備評價:真是出人意料呀
3)一直
預備評價:我聽出來了,恩科西從來就沒有放棄
4)上學的年齡
預備評價:真是不容易呀
同樣一句話,我們有這么多種打動人心的讀法,真了不起 。
5、師:恩科西能挺到了上學的年齡多不容易。9月1日清晨,小恩科西背著新書包,拉著媽媽的手高高興興地來到學校卻發現教室空無一人。他們來到校長室,卻發現這里是三層外三層,老師、家長、還有學生把校長室圍得水泄不通。他們都是來干什么的?
(反對恩科西上學 抗議)
課件
一年級老師皺著眉頭,憂心忡忡地說:“------------------------------------”
幾位家長激動地說:“------------------------------------”
孩子們竊竊私語,有的說:“------------------------------------” 有的說:“------------------------------------”還有的說:“------------------------------------”
他們會說些什么,同桌討論一下
舉手的都站起來,現在你就是老師、家長、學生,不用說提示語,通過你的語氣表達出來。(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指出:這就是另眼相看,這就是偏見,引出板書:偏見)
恩科西的養母再也聽不下去了,她會說些什么
課件
這時恩科西的養母說話了:“------------------------------------”
。ㄏ鄼C指導:恩科西的養母和他生活了這么多年,用自己做例子更有說服力)
。A備評價:我看到了一位勇敢、偉大的母親)
養母這么一說大家就接受恩科西上學了嗎?(沒有)
實際情況是(后來,由于媒體的干預以及養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書包去上學。)
為了恩科西上學的問題竟然從校內鬧到了校外,引起了這么大的糾紛,用課文里的詞來概括就是什么?(軒然大波)。
課件 軒然大波
三、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1、 師: 這場求學風波,讓我們看到恩科西不但要面對可怕的病魔,還要面對人們的偏見(手指板書),他是怎么做的呢?人們為什么稱他為斗士?讓我們默讀5--7自然段,在你有所感觸的地方可以批上旁注。
2、課件
恩科西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齊讀這段話。
師:哪些地方讓你有所感觸,深受感動?
1)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
什么是悲觀消沉,用你的動作表情告訴我。恩科西是這樣嗎?
。ㄉf感受)
作者在這里使用了一組關聯詞,發現了嗎?
(課件 “不是” “ 而是” )
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看看恩科西是怎樣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的。能寫一句寫一句,能寫三句,你就是個小作者了!
課件 小練筆
恩科西生病了,他不是----------------,而是--------------------。
恩科西上學了,他不是----------------,而是--------------------。
別人對他指指點點,恩科西不是----------------,而是--------------------。
師:謝謝你們讓我看到小斗士斗病魔的頑強勇敢。
。ò鍟憾凡∧В
2)“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說感受)
。“ 一邊” “一邊”點擊變紅)
3、過渡:恩科西是怎樣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的呢? (生答)
一個身體虛弱得隨時可能死去的孩子為什么要這么做呢?(稍頓)
給你們點提示,這是他說的話,品味一下,
師: 你們讀懂了恩科西的內心世界,他最渴望的就是消除偏見,喚起愛心。(板書:除偏見、喚愛心)
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聆聽他那纖弱的勇敢的聲音。(課件出示:恩科西的發言。)
師生合作朗讀恩科西的話
(根據情況指導)
5、 師:謝謝你們,從你們動情的朗讀中,我看到了恩科西無私奉獻的靈魂。
然而死神并沒有停下他的腳步
6、課件 配悲涼音樂及一幅圖片 。
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毒開始惡化。6月1日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師深情誦讀。
看著靜靜離去的小恩科西,此時你想說些什么?
7、現在我們回過頭來重溫這兩段話,相信你會有更深的理解!把你的理解用朗讀表達出來。
(課件: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師:恩科西留給我們的絕不僅僅是悲傷,更是啟迪。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稍頓,手勢引導)(生:恩科西就是榜樣。┳屛覀冇肋h記住這個名字,他就是艾滋病小斗士(生:恩科西。
四、課件 紅絲帶
恩科西的努力沒有白費,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關愛艾滋病患者的行列。
聯合國確定每年的12月1日為世界艾滋病日。“紅絲帶”鼓勵我們大家伸出友愛、關懷之手,幫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
五、結束寄語
同學們,人生路上有困苦,有挫折,有不幸,需要我們勇敢、頑強地面對,并把愛奉獻給所有需要關心的人!
六、作業:
1、向家人講述恩科西的故事,宣傳艾滋病相關知識。
2、以“恩科西,你是我的榜樣”為中心,寫一段話表達學文后的感受。
板書 15艾滋病小斗士
斗病魔
恩科西 除偏見 勇敢頑強
喚愛心
第一課時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詞,查字典理解詞語:感嘆、竟然、挺、軒然大波、悲觀消沉、坦然、痛切。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層次,概括主要內容。
4、初知艾滋病。
第二課時學生課前準備
艾滋病資料:艾滋病的嚴重后果 、傳染途徑、艾滋病人遭遇的歧視偏見(做簡要摘錄)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8
《艾滋病小斗士》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5課。本組課文的主題是“無私奉獻”,《艾滋病小斗士》是本組課文的最后一篇,在單元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鞏固運用的作用。
課文講述了南非黑人兒童恩科西身患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與他一樣患病的艾滋病病人的動人故事。全文條理清晰,重點突出,描寫具體,用詞準確生動,融科學知識、語言積累、思想啟迪于一體,為啟迪學生的思想智慧、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提供了很好的憑借。
閱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的過程。文本是對話的基礎和依托,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要在對話過程中合理調控,用心感悟,用情打動學生,使學生在對話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心靈的洗禮。在執教《艾滋病小斗士》時,我是這樣處理的:
一、突出“悲慘遭遇”。
我請學生朗讀課文的第二段,說說恩科西的悲慘遭遇表現在幾個方面,學生們在朗讀課文后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悲慘表現在三個方面:1、生下來就攜帶艾滋病病毒,注定了即將死亡的命運;2、在年幼(4歲時)時失去了母親,缺少親情;3、受到別人的歧視、冷落,無法和正常的孩子一樣。學生們在總結時對恩科西充滿了同情,想想自己吧,年齡與自己差不多的恩科西是多么的可憐!
二、突出“頑強斗爭”。
學習第三段,我請學生讀書思考:“文中從哪兒看出恩科西是艾滋病的小斗士?為什么?”學生們邊默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并作了批注。我又請學生相互討論發表看法,學生們總結出“熱愛生命、坦然面對、頑強斗爭、關心他人、夢想未來”幾點。我請學生用上這些詞以總分總的形式說一段話,學生說:“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他十分熱愛生命,能夠坦然面對生活,一邊與艾滋病病魔頑強斗爭,一邊關心其他的艾滋病患者,同時他還夢想著美好的未來。他真是名副其實的小斗士!”
三、突出文章的中心。
我請學生朗讀開頭結尾,讓學生感受到在六一國際兒童節這個快樂的日子里,恩科西卻永遠的離開了人世,全世界人都關注著他,為他感到惋惜。我問學生:“人類面臨的天災越來越多,像禽流感、非典、腫瘤時刻在威脅著人類, 那么,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生,我們也會面臨過挫折和失敗。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請用“不要……而要……”練說。讓學生懂得面對“天災”,面對挫折,我們不要悲觀消沉,而要坦然面對,樂觀自信。要有愛心,去幫助其他遇到“天災”的人,珍惜今天擁有的幸福。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9
讀了《艾滋病小斗士》,我發現艾滋病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是人們被它那可怕的面孔給迷惑了。一般人認為得了艾滋病根本活不了幾年,可當我讀了這篇文章后,才發現這是錯的。
在南非每天大約有二百名攜帶著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但恩科西做到了,他走過了十二個春夏秋冬,成了一個真正的小斗士。
當他九歲時,不再想躺在病床上無所是事,就讓養母幫他報名上學,就因為這件事,還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后來因為養母的不懈努力,和媒體的干預,才去上學。當他知道了自己的病情后,開始學習怎么坦然地面對生活。就是因為恩科西的這種平靜的心態,才讓他挺到了十二歲。
和恩科西一樣頑強的,還有三瓶彩子,她在三歲生日的前兩天,被診斷患有急性淋巴性白血癥。在她患病期間,她只要有時間就忍痛畫畫。當她與病魔抗爭了四年就懷著對生命極大的渴望死去了,在這時,她已經畫了八千多張畫了。三瓶彩子是一個脆弱的女孩,但她忍住了連常人也無法忍受的病痛,用頑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著,不想輕易死去。
我們人的生命都很短暫,但只要抹上一筆絢麗的色彩,死也無憾了。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0
教學目標:通過不斷的潛心讀文,透過語言文字感受愛滋病給恩科西的身體、心靈帶來的痛苦。抓住“挺”字理解文本,想象文本外恩科西的堅強,進而從“挺” 中悟出人物的精神,產生自己的情感。
一、 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艾滋病小斗士》。
2、誰來知道愛滋病是一種怎樣的疾?
。ò滩∈强膳碌!艾滋病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艾滋病是一種致命的傳染!艾滋病能摧毀人的免疫系統!可就是這樣一種可怕的病魔,卻有一位小斗士敢于他斗爭。
說說什么樣的人才能被稱作“斗士”?
想想這個詞,再來讀課題,你們一定能讀得很好。
3、這位小斗士叫什么?(學生齊說)教師板書——恩科西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恩科西,走進他的生活,走進他的內心。
二、 走進恩科西。
輕輕打開書本,讀通讀熟課文,難讀的句子反復讀讀。讀后試著用一兩句簡單的話介紹一下恩科西。
學生自由讀書。
指名交流從書中認識的恩科西。
。ㄗ屛覀儙е@樣一份初步的印象,走進他的生活。)
三、 走進恩科西的生活
。ǜ惺苌畹耐纯,精神的痛苦)
1、再次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愛滋病給恩科西帶來了哪些痛苦?找出相關的語句劃下來,反復讀讀,然后用一兩個詞在句子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交流:1989年,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仁慈的白人婦女基爾﹒約翰遜收養了他。
學生談感受(引導學生聯系對艾滋病的認識從兩方面談:孤獨、病痛)
。鞍滩〔《就ㄟ^破壞人的免疫系統和機體抵抗能力,給人以致命的打擊”,而“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這又表明他來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意味著永遠地失去了健康,今后伴隨他的是常人無法體會到的病痛的折磨。(板書:病痛)
*從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艾滋病是一種致命的傳染病,所以許多人都非常懼怕艾滋病,從心理上也就排斥艾滋病人,而“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這將意味著恩科西的出世,孤獨也將伴隨著他而來。(板書:孤獨)
。岸骺莆饕怀錾蛿y帶艾滋病病毒”,如果母親還在的話,還能照顧他、鼓勵他,但“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唯一能給他關愛的母親也失去了,不僅失去了健康,還失去了親人,這說明他無論是從身體上,還是從精神上都遭受極大的痛苦!
師述:是的,恩科西從出生的第一天起,就失去了健康,有的只是病痛的折磨;不久,年幼的他又失去了母親,有的只是無盡的孤獨。這種痛苦對于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來說,是何等的沉重!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讀出你們的感受!
9歲那年,當養母帶著恩科西到一家小學報名上學時,遭到全校大多數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反對,還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指名學生談感受
。骺莆饔兄鴱娏业那笾,卻不料,他的求學遭到了全校大多數老師、學生和家長的反對,這種受人排斥的滋味是多么的不好受。。ò鍟号懦猓
師:恩科西的求學遭到了全校大多數老師、學生、家長的強烈反對,還在當地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什么叫“軒然大波”?(雙方因為一件事爭執不下引起的一場大風波。)
那么,這場“軒然大波”是因什么事而引起的呢?(恩科西來校求學。)
恩科西的求學遭到了大多數老師、學生、家長的反對,想想,他們會說些什么?選擇一個角色自己練著說一說。
自由練說——指名說
遭遇冷眼,受人排斥!多么可憐的孩子!多么悲慘的遭遇!
引讀出示:后來,由于媒體的干預以及養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書包去上學。
一個“不懈”、一個“才”字讓你體會到的是什么?(求學困難之大、上學來之不易。
。ǜ惺芏骺莆鞯膱詮姟酚^)
1、師:引讀在南非,每年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個生日。可是,恩科西卻寫出了這樣的傳奇: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這個非洲男孩居然挺到了上學的年齡!
2、“挺”可以換成什么詞?能不能換?讓我們到文中去找找答案。
學生再次潛心讀文,邊讀邊想:恩科西是怎樣挺過來的?
3、結合學生的發言板書:坦然面對(理解“坦然”——不是逃避、不是消沉,而是直面它,樂觀地面對它)、頑強斗爭、關心他人、發出呼吁、充滿幻想。
4、文中寫恩科西與艾滋病抗爭的情景只有寥寥數筆,可事實上,恩科西12年的抗爭是何其艱難。∪肭槿刖,走入他的生活,想想他的每一個白天與黑夜吧!
病痛折磨著他時,……別人冷落他時,……遇有身邊和他一樣患有艾滋病的兒童,他……當艾滋病患者悲慘死去時,他……
5、學生自由練寫——指名學生配樂朗讀
6、走進恩科西,你都看到了怎樣一個小斗士?(頑強、勇敢、堅毅、執著……)
7、此時再看這個挺字,你認為它能換成別的詞嗎?你從這個“挺”中讀出了什么精神?什么情感?
讀出你的理解!
四、告別恩科西
1、(出示病危圖片、音樂)堅毅與頑強并沒有使恩科西擺脫艾滋病的魔爪,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病痛將他折磨得體重不到10公斤。又是一個“六一”兒童節,當許多孩子沉浸于鮮花歡樂中時,而這里卻是冰冷、孤獨、痛苦與死亡。彌留之際,他會說些什么呢?
2、多么真摯的話語啊!在恩科西即將離我們而去時,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他那稚嫩而又擲地有聲的話語吧!
出示:
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他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自己練著讀一讀,讀出他內心強烈的呼喚!全體齊讀
3、恩科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可他的話語、他的精神卻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蹦戏乔翱偨y曼德拉說:“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4、告別了恩科西,老師發現你們的眼中除了感動,更多了幾份堅毅,此時,你想對自己說些什么?
五、課堂小結
今天的這堂課上,我們認識了一位與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他便是——恩科西。他的生命雖是短暫的,但卻綻放出了瞬間驚人的美麗。讓我們在記住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的同時也牢牢記住把關愛傳遞給這些需要關心的人們,讓所有的艾滋病人都能感受到世間充滿著溫馨,世間充盈著美麗。
六、作業布置
12月7日是個特殊的日子——世界艾滋病預防日,在這個日子即將到來之際,試著寫封倡議書,提倡全世界的人都來關愛艾滋病病人。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1
一、談話引入“天災”(事先板書課題)
看老師寫一個詞語:(板書“天災”)一起讀!知道什么是天災嗎?(天降的災害,自然災害)→你聽說過的天災有?(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樹大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印度洋海嘯,洪災、旱災、風災……)理解了天災的意思,想象著天災給人們帶去的傷痛,誰再來讀讀這個詞語?(指名讀)有感覺!有味道!一起讀。ㄌ鞛模
其實,天災還包括一些難以治愈的疾病,以及特別嚴重的意外傷害等等。比如對于這位黑人小男孩恩科西而言(出示恩科西照片),他的天災就是——(艾滋。堑,恩科西——(讀“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讀“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保┻@是恩科西沒得選擇,也無法逃避的天災。再讀——“恩科西一出生就攜帶艾滋病病毒,不久母親又被艾滋病奪去了生命”。
艾滋病讓恩科西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母親)失去了——(最疼愛自己的人、相依為命的人)失去了——(母愛、親情)
二、瀏覽全文,整體感知“天災”
艾滋病還給恩科西帶來了怎樣的災難與不幸呢?請同學們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注意不要一句一句、仔仔細細地看,可以一目兩行,一目三、五行,甚至一目十行。
交流: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艾滋病給恩科西帶來了怎樣的災難與不幸?
1.12歲就去世了。(因為艾滋病,恩科西只活了短暫的12年,生命就夭折了,生命的大門就被無情地關閉了。在6月1日這天去世的,更讓人感到不幸。)→你是個極富同情心的孩子!
2.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從這個“挺”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艾滋病帶給他的是痛苦的煎熬和艱辛的掙扎,恩科西活得很不容易。)你對語言文字有著獨特的、敏銳的洞察力,掌聲送給他!
3.“恩科西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的生命隨時可能結束”!滩∽尪骺莆髟馐芩劳龅耐{,時時處處被死亡的陰影籠罩著。
4.艾滋病讓恩科西飽受折磨,骨瘦如柴。讀一讀書上的句子:“6月1日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薄粋和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體重竟然不到20斤,想想都心疼。你來讀讀這個句子!
5.艾滋病還讓恩科西受到了來自大人與孩子的歧視、排斥和疏遠,上學報名都非常艱難!滩∽屗チ恕獞械钠降、尊嚴、關愛和友情。
是啊,身體的折磨,心靈的傷害,死亡的威脅,痛苦的煎熬,生命的夭折,這就是艾滋病給恩科西帶來的災難與不幸。然而,就是這樣一位遭遇天災的小男孩,他的死,卻引起了世界上許多人的關注。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感嘆:
人類與艾滋病斗爭失去了一個勇敢的聲音,世界失去了一位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小斗士。
那么,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板書:?)恩科西又是怎樣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呢?(板書:頑強抗爭,紅色)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7小節,邊讀邊思考,用浪線劃出有關句子。
三、學習5~7節,理解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巡視:有同學全劃了,注意“全劃”等于“全沒劃”。)
1.恩科西是怎樣和艾滋病頑強抗爭的呢?我們來讀一讀自己劃的句子。每人讀一句!
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
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他曾經應邀到美國出席艾滋病研討會,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
20xx年7月,小恩科西參加了在南非舉行的國際艾滋病大會,并在大會上發言。
盡管恩科西感覺到生命隨時可能結束,但他依然在夢想未來。
2.同學們找得真準,一下子就劃到了關鍵的句子。但是還不夠簡潔,不夠精煉,能不能把三個小節讀成三個詞語?試試看,從最簡單的開始?最后一句——就用這句話里的四個字(夢想未來)好!板書。
3~4兩句話可以用哪四個字概括?(不斷呼吁)
再讀讀1~2這兩句話,可以用那四個字概括?有點難度,很有挑戰性,看誰的眼睛最亮?(頑強斗爭→可以,但是太直白了。有沒有更好的?關心兒童→恩科西不僅關心兒童,還關心患病的婦女,后面的不斷呼吁和夢想未來都是他對別人的關心、關愛。坦然面對→你為什么不用頑強斗爭?)
我們一起讀讀這三個詞語!銈兛矗覀儼讶齻自然段讀成了五句話,又讀成了三個詞語,這就叫會讀書,把厚書讀薄,把長文讀短。
3.現在你能聯系這五句話,用上這三個詞語,說說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了嗎?(指名說)
誰能用不同的表達方式來贊嘆我們的艾滋病小斗士?感嘆句、反問句。
你特別有悟性的一個孩子,他還用上了“雖然……但是”的關聯詞語,表達得更清楚、更連貫了。
之所以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因為——
恩科西真不愧是一位“艾滋病小斗士”,他——
四、再學5~7節,細讀“坦然面對”、“不斷呼吁”、“夢想未來”。
1.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說出了對恩科西的敬佩之情,能不能把這樣的敬佩之情融入朗讀中呢?請同學們讀讀這段話,想想怎樣才能讀出恩科西的坦然面對?出示:
恩科西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怕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ㄖ该x。)你讀得真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朗讀經驗好嗎?
還有誰說說,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好這段話?
。ㄗ⒁鈨山M關聯詞語:不是……而是;一邊……一邊。把第一句讀好,抓住“非常虛弱”、“隨時”就能襯托出恩科西坦然面對的難能可貴。要滿懷對恩科西的敬佩之情,有感情才能讀好。抓住關鍵詞就能讀好。)再讀,齊讀。
評價:你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你把敬佩融入了聲情并茂的朗讀中。
同學們的掌聲說明了一切,我就不范讀了!
2.同學們,文字是有畫面感的。讀著讀著,我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恩科西坦然面對病魔、面對生活的畫面。讓我們把關注的視線聚焦到這位可歌可泣的艾滋病小斗士的身上:
A當他遭受艾滋病百般折磨時,他會怎么做?(他會咬緊牙關地挺住,他會露出燦爛的笑容。)→這一定是最動人的表情!那一定是最美的笑容,因為這是生命的綻放!
B當他因為艾滋病而遭受別人的歧視、排斥和疏遠時,他會在心里告訴自己:(堅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一個人的世界也會精彩。)→他學會了勇敢和堅強,學會了平靜和淡定。
C當養母因為他的病情而傷心流淚時,懂事的小恩科西還可能會這樣安慰媽媽——(媽媽,能得到您這么多的溫暖與愛護,我已經很滿足、很幸福了。)→是啊,一切都會過去的,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我無法改變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改變生命的寬度。與其在痛苦中死去,不如開心地過好每一天。
3.小結引讀:對艾滋病病毒的無所畏懼,對世俗偏見的無所顧慮,對生命隨時可能結束的無所悲觀,平靜地、安定地面對病魔,面對生活,這就叫“坦然面對”。(齊讀)→把這種感覺,這種感受,這種感情放進這段文字,你們一定會讀得更好。R讀)
4.課文中又是怎樣描寫恩科西不斷呼吁和夢想未來的呢?寫得最多的是什么?發現了嗎?(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寫了恩科西三次呼吁的話,以及表達夢想的話。)有兩處是直接引用,有兩處是間接引用。(出示四句話)
他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他用尚顯稚氣的聲音說:“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她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他還說:“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他說:等我長大了,我要成為一名艾滋病問題專家,周游世界,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同學們,俗話說:“言為心聲,言能傳情!保ò鍟┳x讀這四句話,看看你能聽出恩科西怎樣的心聲?你能體會到恩科西怎樣的情感?(自由朗讀,體會)
5.交流體會,反復朗讀。
先說體會,再讀讀自己深有體會的句子。
穿插追問:恩科西的呼吁雖然纖弱,雖然尚顯稚氣,但卻充滿了昂揚的斗志。這是怎樣的呼吁?(勇敢堅定,發自肺腑,飽含深情,震撼人心)
生命可能隨時結束,但夢想永遠堅定。這又是怎樣的夢想?(了不起、遠大、偉大、簡單而美好)是呀,正如一首歌里所唱的:“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讓我們一起讀一讀恩科西的夢想。
點評:你的呼吁聲音響亮,很有感染力!
你不僅是用聲音在呼吁,更是用心靈,用情感在呼吁!
你的呼吁聲情并茂,震撼人心。
你的呼吁堅定有力!老師獎勵你帶領大家一起呼吁!
6.如果說,坦然面對,還只是恩科西為了自己更好地活著而與病魔、與生活的頑強抗爭,那么,不斷呼吁、夢想未來則是他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是和命運、和未來的頑強抗爭。他是名副其實的——齊讀課題;他是不折不扣的——齊讀課題。
五、傾吐“閱讀”心聲
1.可是,艾滋病冷酷無情。(音樂起,出現恩科西去世前的畫面)20xx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6月1日這一天,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痛切地說:(板書:榜樣)
“又一條年輕的生命離我們去了,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恩科西就是榜樣。”
讓我們再次回眸恩科西頑強抗爭的一生!(指名讀)
課文讀到這里,我相信大家一定對如何面對天災,面對苦難,面對不幸,有了自己的思考。讓我們拿起筆,在課文的最后,寫下自己最想說的話。
2.交流,評價:如:
我們要正視現實,敢于拼搏,做頑強抗爭的斗士。
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挫折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寶貴的財富。
是的,坦然面對,與之抗爭,就能產生奇跡。
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溫*)
我們自己就是改變命運的上帝。
3.讀完這個故事,我也開始思考一個人究竟該如何面對天災,面對苦難,面對不幸。我寫了這樣一段體會,與大家共勉——(課件,教師配樂范讀)
如果苦難降臨/我們無法逃避
那就坦然接受吧/畏縮與退卻只能增加傷痛和失意
如果生命/帶給你的不是幸福的一生
那就坦然接受吧/只有奮斗與抗爭才能產生奇跡
生命會因你的坦然/變得更加富有朝氣
即使是苦難與不幸/也將會變成你的不凡 你的美麗
板書設計:
15艾滋病小斗士 ? 言為心聲
言能傳情
天災 坦然面對
頑強抗爭 不斷呼吁 榜樣
夢想未來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2
在聽了五年級新課文《艾滋病小斗士》后,感觸頗多。我認為情感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對人的認識和行動起著刺激的作用。多媒體技術無疑為創設情景,陶冶學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視聽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學生的感情變化,不失時機地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激發和陶冶學生的情感,使之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艾滋病小斗士》一課是一篇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的文章。記敘了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的不幸遭遇,但卻不向命運低頭,勇敢地與病魔和歧視愛滋病病人的這種社會現象作斗爭,呼吁社會要向艾滋病患者給予關愛。教師上課開始就可放一段錄像或片斷:艾滋病患者被病魔折磨的情景和出示一些骨瘦如柴的艾滋病患者的圖片等。同時再配上一些較憂傷的音樂,讓學生達到視聽的平衡。學生看完后就更能體會到恩科西與病魔作斗爭的堅強,更能體會到“挺”一字所體現的精神。對恩科西堅強的欽佩之情就由然而生了。此時此刻,讓學生帶著這種感情朗讀課文,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了。學生在有感情地朗讀中受到感染,情感的陶冶就落到了實處,課文的難點也就較容易地突破了。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3
【案例】
閱讀完《艾滋病小斗士》(國標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部分,同學們強烈地感受到小恩科西面對艾滋病,一邊頑強地與病魔抗爭,一邊為艾滋病病人鼓與呼的英勇壯舉。此時此刻,同學們的心與“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的心連在了一起,他們聲情并茂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讀著。
讀罷,我動情地說:是的,小恩科西的一番發言震撼了與會代表的心靈,也催生了在座同學的情愫。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想對媒體說些什么呢?現在,請允許我以記者的身份采訪。(我將“話筒”送到舉手的同學面前,開始“采訪”。)
生1:我是某國衛生部的一位官員。聽了恩科西的發言,我感到無比的激動。在人們對艾滋病還不很了解的情況下,一個小孩子竟勇敢地站起來為艾滋病病人說話,并提出這么多建議,他太了不起了!
生2:我是一位平民代表。我懂得了,我們不應該對艾滋病病人另眼相看,而要加倍地關心他們,愛護他們,讓他們感到社會的溫暖。
生3:我是艾滋病病人的親屬代表。聽了“小斗士”發言,我已經不再害怕艾滋病了,因為它不像我原先想象的那樣可怕;貒螅乙逃嗣窠邮馨滩〔∪,與他們共同學習、生活,讓他們擁有親情,不再孤獨。
生4:我是一名醫護工作者。我要建議我國政府給艾滋病的孕婦提供藥物,讓他們的孩子不再受艾滋病感染。同時,改善艾滋病病人的生活、醫療條件,預防疾病傳染。
…………
聽著同學們一個個真情的表白,我和孩子的眼睛濕潤了。
【反思】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望,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币陨辖虒W片段,我能順應并激發學生的思想情感,創造性地開展閱讀活動,以訪談的形式幫助學生內化文本知識,提升語文素養。
第一,順應了學生閱讀情感的需求。“文章不是無情物”,《艾滋病小斗士》作者通過對小恩科西的悲慘遭遇和頑強抗爭的描寫,目的是喚起人們熱愛生活,關愛社會,用科學的態度認識艾滋病,關心艾滋病病人。當學生解讀出作者的思想情感,領悟出文中跳動的感情脈搏時,心中也會隨著作者情感的起伏而激蕩,并產生“情滿而溢發”的沖動。這時,課堂采用模擬采訪的形式,讓學生抒發心中的感受,既順應了學生閱讀情感,又滿足了他們的閱讀愿望,真正體現了“情動而辭發”教學境界。
第二,體現了閱讀方法的靈動與創新。靈動而富有創意的閱讀,關鍵在于突破常規,突破平庸,能巧妙創設閱讀情景,開發閱讀個體潛能,提升閱讀實踐層次。隨著文本的研讀,我清楚地意識到:當文本的思想開始打動學生時,“代表們”心靈的“震撼”勢必會引發學生心靈的“吶喊”。既然學生具備了交流的思想和動力,那么,讓孩子當一回“會議代表”,直面話題,即興暢談,恰似水到渠成。案例佐證:學生在這種即時生成的開放環境中,情緒飽滿,思維活躍,童心釋放,表達流暢,他們真正成為了閱讀的主人。
第三,豐富了語文教學的內涵。鑒于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語文教學就要讓學生讀真文、說真話、做真人,在獲得語文素養的同時,具有一顆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為此,我們要關注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尊重他們的多元解讀,從中發現和培養學生求“真”的意識與能力。就艾滋病而言,它作為當今世界性的頭號疾病,需要我們正確認識并積極防治。在本案例中,我正是利用模擬采訪的形式,讓學生表達對艾滋病的認識與傾向,幫助他們增強社會責任感,達到自我教育之目的。而所有這些,較好地豐富了語文閱讀的內涵,促進了閱讀質量的提高。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4
紅莎虞 發表
[題外話]
我有個習慣,每學期一開學我總要作個調查:在本冊語文書中你最喜歡那篇課文?為什么?并讓學生以寫話的形式完成我的調查。
這學期當然不例外。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艾滋病小斗士》這篇課文有著濃厚的興趣。艾滋病小斗士是誰?為什么稱他為艾滋病小斗士?學生已然有了初步的了解。
兩個多月后的今天,我們將真正地來接觸這篇課文,并且提前一天布置了預習,那么課堂上如再來問“艾滋病小斗士是誰?為什么稱他為艾滋病小斗士?”已然沒有的意義,只是為問而問了。
初讀這篇課文時,我把自己放在學生的立場上。閱讀過程中,我心中產生了疑問:(1)怎樣的人才能稱為“斗士”?(2)在南非,為什么每天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針對這兩個微乎其微的疑問,教學中我引入了網絡,課堂上進行了“拓展閱讀”,疑問迎刃而解。
教學片段一:怎樣的人才能稱為“斗士”?
師:板書“斗士”。什么叫“斗士”?
生1:戰場上殺敵的人。
生2:打仗很勇敢的人。
[回答問題的兩位同學都是男同學。在他們心目中,拼殺疆場的人就是斗士。此時,我原本可以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們,“斗士”不僅僅存在于疆場,那些勇敢面對困難,勇于與困難作斗爭的人都可以稱為“斗士”。也許是堅信聽到的不如親眼看到的,我告訴的不如學生自己感悟到的。所以,我讓孩子們自己來判斷。]
師:今天我們先來認識兩位“斗士”。第一位就是——我輸入“張海迪”,點擊搜索。利用廣播教學,我讓孩子們自己閱讀“張海迪”的內容。然后交流“在閱讀過程中最震撼你心靈的句子!
生1:“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并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睆埡5辖憬銢]有上過學,但是她卻學習了這么多課程。
師:所以說,我們,健全的我們,沒有理由不發奮學習。
生2:“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恒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睆埡5厦鎸щy,她不沮喪、沉淪,而是充滿信心。
師:所以,她是“斗士”。
師:我們要認識的第二位“斗士”是——我輸入“海倫·凱勒”后搜索,學生自行閱讀。
師:今天我們認識的兩位“斗士”,F在請你說說你知道的“斗士”。
生1:桑蘭。
生2:保爾。
師:現在請你來說說你對“斗士”的理解。
生:斗士其實是那些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人。
師:這樣的人我們也稱他們為“勇士”。
師:今天我們要來認識的是一位“小斗士”(板書“小”并在 “小”下面加了一點),既然是小斗士,那他是一位——(生:孩子)。這位南非的兒童名叫——(生:恩科西),他是一位艾滋病小斗士。(板書“艾滋病”,齊讀課題)
[讀師范時,我們的語教(語文教學)老師就告訴我們,教學一篇課文時,課題的導入很關鍵,要簡潔、迅速,不能拖泥帶水。讓聽課的人著急、等待。而我今天的導入卻是如此煩瑣。但學生卻在煩瑣中有了收獲。有了進步。這樣的煩瑣,值!]
教學片段二:什么是艾滋?
師:你了解艾滋病嗎?
生1:我知道如果一個孕婦得了艾滋病,那么他肚子里的寶寶生下來就攜帶艾滋病病毒。
生2:我知道艾滋病是通過血液傳播的,比如有個針頭剛給一個艾滋病人用過,然后再給另外一個人用,這個人就會傳染到艾滋病。
生3:我知道艾滋病是不會通過擁抱、握手傳染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于艾滋病了解的還真不少。那就讓我們再來了解一下艾滋病。我輸入“艾滋病”點擊搜索。(學生閱讀后交流)
師(總結):艾滋病是一種傳染病,是我們全人類的天災。
生:艾滋病發源于非洲,1979年在海地青年中也有散發,后由移民帶入美國。
師:所以,“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攜帶艾滋病病毒的嬰兒降生”也就不難理解了。那么,人一旦傳染上艾滋病病毒后究竟會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幾張艾滋病患者的圖片。
[學生看圖片時,嘴里不斷地發出“恩、啊、呀”的聲音,“惡心”這個詞語不斷地從孩子們嘴里蹦出。此時,再來理解、體會恩科西的“不幸”“頑強”便水到渠成。]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5
今天上完了15課,有了一種久違的輕松。因為13、14課上得都不太滿意。
第一節課,我從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導入南非這個國家,接而介紹南非的經濟,人民的生活水平、困擾南非人民的疾病,整個導入花了3、4分鐘的時間。關于本課的導入,補充兩點,一是最近我們班的同學踢足球蔚然成風,興趣濃厚,所以這樣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同時我又在反思,這是不是有效的教學,這樣的導入是不是離題太遠了。
第二課時伊始,我就以書后第三題的大問題(默讀課文,說說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小斗士”? )貫穿課的始終。學生自學了10分鐘左右,我請學生匯報學習的收獲。
學生們找到了這樣幾處:
第一處: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許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強的,他畢竟一直挺到了上學的年齡。學生抓住了“畢竟”、“挺”等。
第二處:恩科西的身體非常虛弱,隨時可能死去。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觀消沉,而是開始學習怎樣坦然地面對生活,面對可拍的艾滋病。他一邊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一邊關心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學生抓住了“不是……而是”、“坦然”、“一邊……一邊”等。
第三處:2001年初,恩科西的病情開始惡化。6月1日這天,被艾滋病折磨得體重不到10千克的小恩科西終于靜靜地離開了人世!办o靜地”,最難能可貴的是好幾個同學提出這里的“終于”用得不妥,一個學生解釋到:“終于”一詞表現出了恩科西終于擺脫了病魔的折磨。大家都很贊同他的意見。
讀到這里,孩子們都在圍繞著“恩科西與天災斗”進行品讀,隨即我又拋出了一個問題:課文中,小恩科西僅僅是跟艾滋病在斗爭嗎?
看到學生們想不出什么?于是我讀了下面的一組句子:
他用纖弱的聲音不斷向世界呼吁:要接受和愛護艾滋病人,尤其要關心患病的婦女和兒童。
我希望政府向攜帶艾滋病毒的孕婦提供艾滋病藥物,使她們不再把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孩子。
人們不應該對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們需要關愛,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這一句我讀了兩遍)
等我長大了……到各國演講,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艾滋病,關心艾滋病人。
孩子們一下子就發現了“恩科西還與那些對艾滋病人歧視、偏見斗”,學生他們表述上不是太準確,甚至有種“眼前有景道不得”的意思,不過大家心知肚明。這些算是與“人禍”斗吧。
所以,恩科西與“天災人禍斗”!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話,我們也不可忽視!我拿出來讀一讀,讓學生說一說!
這就是今天的一節課,最大的優點就是擺脫了前一課的“零散”,有種“整”的感覺!哈哈,有點自戀了!
我教《艾滋病小斗士》 篇1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軒然大波”“坦然”“呼吁”“痛切”等詞在文中的意思。
3.通過默讀課文,能圍繞“為什么稱恩科西是艾滋病斗士?”認真思考,從而科學了解艾滋病的知識,并學會關愛艾滋病患者。
4.品讀具體的語言文字材料,感悟“小斗士”的斗爭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戰勝“災難”的信心。
教學重點:
理解恩科西為什么被稱為“小斗士”。
教學難點:
理解恩科西為什么會因為入學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為什么艾滋病會得到全世界如此重視,為什么擁抱艾滋病兒童是不會被傳染的。
教具準備:多媒體
養成教育訓練點:讓學生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
課時安排教學過程: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讀通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推知大意。
1.揭示課題,指名讀題,說說自己對題目的理解。
2.師簡要的介紹一下艾滋病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學要求,讓學生自學課文。
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2)小斗士指誰?為什么稱他為“小斗士”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隨時正音。
(2)讀后說說“小斗士”是誰?文章通過幾件事,表現了“小斗士”的勇敢堅強?作者為什么寫這篇文章?
。3)用一、兩句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學生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討論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一節)寫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許多人的關注。
第二段:(第二——四節)寫恩科西的遭遇。
第三段:(第五——七節)寫恩科西頑強地與病魔作斗爭并關心著和他一樣患病的兒童。
第四段:(第八——九節)寫該怎樣面對天災,恩科西為我們作出了榜樣。
三、指導寫字。
四、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書寫課后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圍繞中心問題認真思考,科學認識艾滋病,關愛艾滋病患者。
教學重點:
感悟“小斗士”的可敬。
教學難點:
樹立戰勝“災難”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指名讀課文,說說“小斗士”是一個怎樣的人?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ㄒ唬┘氉x課文2、3、4節,感悟“不幸”。
1.讀悟課文第2節。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從這一段你讀懂了什么?
。2)讓學生抓住相關的詞語,朗讀體會這一段中所包含的情感。
交流討論。
。3)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讀悟第三、四節。
。1)讓學生默讀第三、四節,體會艾滋病的可怕。
。2)指名讀課文,體會恩科西遭遇的不幸,命運的無辜、不幸、可憐。
重點體會“挺”字。用“堅持”“撐著”這些詞語換它可以嗎?
指導朗讀。
(二)細讀課文5、6、7、節,感悟“斗爭”。
過渡:小恩科西在面對這巨大的不幸時,是怎么抗爭的呢?
1.自由讀第5、6節,恩科西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是怎樣做的呢?
2.自由讀第7節,同位說說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恩科西是個怎樣的孩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5、6、7節。
。ㄈ┘氉x課文8、9節,感悟“關注”。
1.自由讀課文第8、9節,說說恩科西是哪一天離開人世的?
2.出示:第九節的內容。
。1)指名讀。
。2)體會曼德拉的話的含義。(就是激勵人們在天災面前要像恩科西那樣正視現實,敢于拼搏,做頑強抗爭的斗士。)
三、聯系實際,樹立培植信心。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2.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遇到挫折、失敗、傷殘、疾病等“災難”,我們該怎么辦?
。1)號召學生遇到“災難”要頑強抗爭,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對自己、對生活從滿信心。
。2)同情、幫助、尊重遇到“災難”的人,培植他們戰勝“災難”的信心。
板書設計:
頑強抗爭
15、艾滋病小斗士(恩科西)珍愛生命
關愛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