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7-26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說過《西游記》里的孫大圣常常在危急時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氣,就能變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樣的孫悟空。孫大圣的這個本領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同學們還記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嗎?(指名回答)

  3、這節課我們就繼續來感受這“神奇的克隆”。(板書課題)

  二、研讀事例

  1、為了讓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課文特別舉了幾個例子,分別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師相機板書)

  2、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閱讀第3~5自然段,待會兒請幾位同學來為你們介紹。(生自由讀)

  3、首先,來看植物。誰來為我們介紹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

 。ㄉ榻B)

  4、除了文中介紹的這些植物,你還知道其它先天會克隆的植物嗎?

 。ㄉ硎,師相機指導、點評)

  5、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課文中舉了什么例子?

  (指讀第4自然段)

  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領先天具備,但是高等動物卻不一樣,他們的克隆相對更難,科學家們幾經研究才有所成就。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吧。

 。ㄖ缸x每5自然段)

  7、聽完這一段的敘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發表意見)

  三、感受神奇

  1、既然科學家們花費了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為我們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呢?課文中有一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嗎?(指名回答)

 。ò鍟涸旄H祟悾

  2、(自由閱讀課文第6~8自然段)

  想想你對哪部分內容最感興趣或有自己的看法,邊讀邊在書上做筆記。

  3、師生共同交流探討。

  四、展望前景

  1、課文中只列舉出了現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術,但是關于克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誘人的,它的前景是無限廣闊的。

  (板書:省略號、前景誘人)

  2、最后就讓我們天馬行空地發揮想象吧!

 。ǔ鍪拘『诎澹

  異想天開:假如我能克隆,我想克隆_____……

  五、板書

  《神奇的克隆》

  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造福人類    前景誘人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重難點:理清作者思路并體會滲透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利用資料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小黑板;收集有關克隆的資料,如文字資料等。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2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共9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

  這篇課文,內容較好理解,學生一讀就知道。面對這樣的文本,如何上出有語文味道的語文課呢?面對文本,我反復讀著,最終我決定從以下兩點作為突破口:第一,從課文第一部分(1-4)節,體會作者對“克隆”這個概念的全面闡述。作者先說什么叫克隆,然后講到了低等生特的克隆,再引出高等生物的克隆。這種層層遞進的寫法,值得學習。第二,抓住文章的題目“新奇”,體會克隆技術新奇在哪里,文中第八節介紹新奇時,有三處雙引號和一處省略號,引導學生體會這些符號的用法及含義。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體會“制造、配件、裝配”在文中的實際意思,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詞。由省略號,讓學生再補充一句。有的學生說:“能夠培植出頭發,讓脫發的人免遭痛苦!

  從這兩方面入手,得其意,得其言,得其法,從而體現語文學科的特點。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3

  一、教材解讀:

  《神奇的克隆》 是一篇說明文,通過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克隆的意義及其神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并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這篇文章中心突出,條理清楚。按照什么是克隆?分類舉例說明克隆的情形,克隆造福人類,前景誘人的順序鋪排展開?寺∈侨牡闹行,神奇是全文的關鍵。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清課文的條例,理解課文電腦內容不,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敘述的條例,知道克隆的意思,大致了解當前世界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課前準備:

  查閱有關資料,了解當前世界克隆技術發展的情況,了解更多有關克隆的信息。為課堂教學提供參考。

  布置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把課文讀通讀熟,對課文內容 有大致的了解。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檢查課前預習情況,學習掌握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語,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課文的條例。

  2、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1-2自然段),初步理解克隆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板書“克隆”――讀!

  質疑討論:你知道克隆嗎?(生交流)

  師:克隆是英語單詞clone的譯音,源于希臘文klone。原來指的是用植物的幼苗或嫩枝進行的一種繁殖方式。現在我們說的克隆就不再是那么簡單的一回事了。

  而今天意義上的克隆,我們的祖先早就想到了。你信不信?為什么指名說呢?究竟什么是克隆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閱讀第一、二自然段,看誰最先找到答案。

  2、交流:你知道什么叫克隆了嗎?

  二、初讀課文

  1、過渡導讀:

  我們已經有點知道什么是克隆了。那么自然界的生物又是怎樣進行克隆的呢?科學家又是怎樣應用克隆技術為人類服務的呢?

  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從課文中讓我們去尋找答案。

  2、學生初讀課文,明確初讀要求:

 。1)默讀課文,劃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生字的音讀準,聯系課文內容想一想詞語的意思。

 。2)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所講的內容,用自己的話練習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3、檢查自讀課文情況。

 。1)讀生字詞語,進行詞義質疑。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指導讀好長句。

  (2)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我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條例。

  1、交流概括課文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

  【(1)孫悟空快速克隆自己。(2)克隆就是無性繁殖。(3)植物的克隆。(4)低等生物的克隆。(5)高等生物的克隆。(6)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7)克隆技術可以用以培育優質產品。(8)克隆技術的其他廣泛應用。(9)克隆技術正在展示誘人前景!

  2、練習根據自然段意義之間的關聯給課文分段

  根據每一個自然段的意思,將相關的或者關系比較密切的合為一段,這樣,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三大部分(三段),你能做到嗎?

 。▽W生思考分段,同桌交流,再指名交流。

  第一段:什么叫克;第二段: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第三段: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前景誘人。)

  3、教師小結。

  四、學習課文的一段――什么是克隆

  指名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討論:孫悟空真的能夠用自己的毛變出許多個自己嗎?

  “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那就是孫悟空能夠快速地自己科隆自己!边@是作者說的,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懂得克隆這種技術了,對吧?

 。ㄉ涣髯约旱目捶。)

  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克?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讀了課文第二段,你知道什么是克隆了嗎?能舉個例子嗎?

  (生交流。)

  質疑:我們知道,孫悟空的變化其實根本就不是今天我們所說的克隆,與克隆也沒有任何關系,所以老師覺得,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完全可以刪去,你認為呢?有什么理由?

 。ㄓ眯蜗蠡膬热萸擅钣腥さ卣f明克隆的含義,可以引起讀者的興趣。)

  五、課堂小結,完成作業。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語。

  3、從課文中找出下面詞語的近義詞

  迅速( ) 復制( ) 繁殖( ) 臨近( )

  噩運( ) 協調( ) 奇特( ) 成效顯著( )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3-9自然段,了解植物和一些低等生物是怎樣進行自我克隆的,了解科學家對高等生物的克隆情況。知道克隆技術對于人類的好處。

  2、理解課文是如何有條理地進行介紹的,通過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去感受克隆技術的奇妙之處。

  3、初步懂得,科學的發展,其根本宗旨就是為了造福人類。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討論

  通過上一堂課的學習,你知道什么是克隆嗎?(生交流)

  二、導入新授

  (一)學習課文第二部分(3-5節)

  1、我們知道克隆就是無性繁殖。那么在自然界有沒有這樣的生物,它們就是通過克隆來繁殖的呢?

  請同學自讀課文3-5小節,找找答案。

  2、討論1: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自然界生物自我克隆情況?用了怎樣的說明方法?

 。1)課文從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個方面來介紹自然界的生物克隆情況。

 。2)課文運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通過我們比較熟知的一些例子如:柳樹扦插成活、馬鈴薯、仙人掌等的繁殖,細菌的分裂等來說明自然界植物的克隆情況。 3

  3、討論2: 高等生物的繁殖都是有性繁殖,但是科學的發展,使得高等生物的繁殖也出現了成功的克隆。

  讀課文第三段。 請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

  師: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它為動物的克隆開辟了廣闊的道路。那么克隆技術的發展究竟對于人類又有什么意義呢?

 。ǘ⿲W習課文第三部分(6-8節)

  1、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六至八自然段,想一想: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

  2、交流:

  出示句子:克隆技術是一項可以造福人類的科技成果。

  朗讀,為什么這么說?課文是如何具體向我們作介紹的?

 。ń涣鳎嚎梢耘嘤齼炠|、高產的糧食、蔬菜、品質優良的家畜?梢酝炀葹l危物種,培植人體“配件”。 )

  齊讀: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在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3、小結:

  這一段主要向我們介紹了克隆技術對于人類的意義,課文采用了怎樣的結構方式來進行說明的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ㄟ@一段按“總—分—總”的結構來說明問題,前后呼應,條理清楚。)

  三、回顧全文,歸納總結。

  1、《克隆之謎》是按怎樣的順序向我們介紹有關克隆的知識的?你能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內容概括一下嗎?

  2、關于克隆,你還有什么想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四、作業:

  完成補充練習有關作業。

  板書:

  7、克隆之謎

  克隆――無性繁殖 低等生物自我克隆 高等動物科學克隆 克隆造福人類

  定義 ――――舉例說明――――――意義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4

  一、激趣導入感受神奇

  1、聽兒童歌曲《猴哥猴哥》找出歌詞了的克隆現象。

  2、揭示課題

  生讀課題

  二、復習鞏固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說說課文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出示:克隆定義——克隆實驗——克隆研究造福人類

  2、復習課文1-4自然段,自行設計問題,進行提問比賽。

  三、精讀課文感悟神奇

  1、學習第五自然段:

 。1)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2)“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

  a.交流

  b.視頻觀看克隆過程

  c.看圖片,談意義

  2.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默讀課文6~8,獨自思考:克隆技術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

 。2)小組交流討論各自思考結果。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出示:造福人類:

  a、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

  b、挽救瀕危物種。

  c、培植人體“配件”。

  出示:克隆技術還可以挽救一些瀕危物種,讓一些瀕臨滅絕的動物免遭厄運,從而調節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絕”在字典中的解釋有:

  ①斷絕;②完全沒有了,窮盡;③走不通的,沒有出路的;④氣息中止,死亡;⑤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趕得上的;⑥極,最;⑦絕對。

  出示:人們利用克隆技術能夠培植人體的皮膚進行植皮手術;能夠“制造”出人的耳朵、軟骨、肝臟和心臟等人體“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裝配”……

  理解“制造”“配件”“裝配”

  3.交流“克隆”的利與弊。

  板書:造福人類

  4.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插上想象的翅膀:假如你是一位克隆專家,你想克隆什么呢?為什么要克隆它?

 。1)想法要奇妙(2)表達要有條理(3)想法要有益于人類

  a.生寫

  b.交流

  四.總結課文展望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雖然這節課結束了,但我們的想象沒停止,課后請同學們把對克隆技術的了解與展望跟身邊的人分享分享。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

  二、教學重難點:

  1、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

  1、通過前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對生活充滿了幻想,今天我們學習第七課《奇妙的克隆》(板書),也是有關科學奧秘的?凑n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克隆是什么,奇妙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

  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

 。ǘ┏踝x課文

  1、讀準宇音,認清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把全文讀通。

  2、畫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3、邊讀邊思考課前提的問題。

  (三)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課文,幫助糾正字音和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

  2、了解詞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不懂的詞語教師作適當講解。

 。ㄋ模┓侄沃该x課文 提出學習要求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ㄎ澹┲笇鴮懮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x課文

  1、學習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倌x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文中是怎樣說明的?

  ②怎樣讀第一自然段,誰來試試?

 、勰x第二自然段,邊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芙處熞x“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部分。

  ⑤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畫出寫“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的句子,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號)

 、弈阕x懂了省略號了嗎?你能再舉些例子嗎?

 、吣氵讀懂了什么?根據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

  2、學習第五自然段:

 、俑叩葎游锟刹豢梢钥寺∧?自讀第五自然段,你讀懂了什么?

 、诘谝恢豢寺⊙蚪惺裁?名字是怎樣得來的?“多利”的誕生有什么意義?

  3、學習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倏寺〖夹g是怎樣造福人類的?你讀懂了什么?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 隨機引導理解、感情朗讀: 從“……可以……也可以……”體會克隆技術在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新品種,培育品質優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還可以……,從而……”體會克隆在保護生態方面的重要意義。 從“……能夠……能夠……,一旦……就能……”體會克隆技術在醫學上的意義。

 、诮處熞x 學習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請你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小組討論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七)總結課文,了解說明方法

  1、齊讀全文:課文寫了什么,按照什么順序寫的?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這是科學家們的巨大貢獻,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八)教學結束

  作文

  1、抄寫生字詞。

  2、練習讀課文。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結合文章內容,正確的說出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2、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和“科學是一柄雙刃劍”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暢想科學、探索科學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搜集、閱讀相關話題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喚醒記憶

  昨天我們學習了《神奇的克隆》這篇課文,誰能告訴大家這篇課文講述了哪幾個與克隆有關的內容?

  (過渡):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這節課繼續討論。

  二、內外結合體會神奇

  1、快速瀏覽課文,思考:克隆技術神奇在哪里?

  交流,板書。

 。ㄅ嘤齼灹计贩N、家畜;挽救瀕危物種;制造人體器官)

  2、課文最后一節

  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你了解到了哪些?

  補充資料:(見幻燈片一)

  小結:克隆技術已經展示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概括起來大致有以下四個方面:(幻燈片二)

 。1)培養優良畜種和生產實驗動物;

  (2)生產轉基因動物;

 。3)生產人胚胎干細胞用于細胞和組織替代療法;

  (4)復制瀕危的動物物種,保存和傳播動物物種資源。

  齊讀課文最后一節,進一步激發情感。

  三、辯證看待克隆技術

  在克隆技術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1、出示文字資料一:(幻燈片三)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讀了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發現?

  另外,世界上許多有分量的科學家開始紛紛表示多這項技術發展的擔憂。你知道他們擔憂什么嗎?

  2、出示文字資料二:

  (幻燈片四)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你是怎么理解“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這句話的?

  3、出示文字資料三:(語文練習冊)

  默讀,思考:“科學是一柄雙刃劍”是什么意思?

  小組討論,聯系實際。

  4、小結:盡管克隆技術的研究方興未艾,盡管克隆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在向我們展示著它誘人的前景。但是人類一定要合理使用新技術,不能讓新技術最終傷害我們人類自己。

  四、討論神話開頭好處

  自由讀第一節,思考: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交流,概括。(淺顯易懂,接近學生、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課外延伸完成作業

  假如我會克隆

  要求:1、想法要奇妙。2、想法要有益人類。

  板書設計:

  7、神奇的克隆

  培育優良品種、家畜;

  挽救瀕危物種;

  制造人體器官

  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

  科學是一柄雙刃劍。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7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簾o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8

  一、導入

  1、師:我爸爸是一位愛侍弄花草樹木的人,每當現在這個季節,常見我爸把一種樹接到另一種樹上,我好奇的問爸爸在干什么,他總是喜滋滋地告訴我:“我在嫁接樹林呢!”還看見過他在秋季把桂花樹、石榴樹的樹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這些壓過的枝條移到另一處栽種。我常問爸爸這又是在干什么,他總樂呵呵地說:“我這叫壓條。”今天人們給它用了一個新的科學名詞叫……(生齊答:克!)知道老師今天與大家學習哪篇課文嗎?

  2、板書課題:7、神奇的克隆,生齊讀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文,要求:(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

 。1)指名分段讀文,達到讀通讀順;

  (2)指名板演“薯”、“率”,檢查對生字的識記(其他同學描紅生字,加強識記效果)。

  3、默讀課文:要求:畫出不懂或有疑問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如自己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4、歸納匯總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聯系讀文、生活,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三方面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出三點內容:(1)什么是“克隆”?(2)、“克隆”實驗成功;(3)、克隆造福人類。]

  2、通讀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從高等動物、植物、單細胞微生物及克隆在醫學上的運用引導學生全面回答此問題。)

 。◣熜〗Y本節內容,過渡下一環節)

  四、布置作業

  1、描紅、臨寫課后生字每字兩遍;

  1、繼續熟讀全文,課外查找有關克隆的資料,試著完成課外第3題;

  2、任何一項科技發明都是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能人類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查找有關資料,思考克隆會對人類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呢?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內的三個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理解本課重點詞句,知道什么是“克隆”(以上為教學重點);

  4、知道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脈絡(此為教學難點)。

  時間安排:第一課時。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9

  認識教材:

  這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圍繞“神奇”一詞向讀者介紹了克隆的含義、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及克隆技術的莊誘人前景。文中舉例豐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語言材料說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可抓住課文的介紹順序、語言材料、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及克隆的神奇、意義及發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隨課文學習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準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過程與方法:

  朗讀——感悟——拓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出示課題,指導寫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橫。齊讀課題。

  2、學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朗讀要求。

  (1)讀前同桌互讀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并組一個詞;把認為難寫的字與同桌交流。

  (2)自由大聲讀,讀準字音。

  (3)思考:課文是怎樣介紹克隆的?

  2、學生讀文。

  3、檢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克隆的?

  5、解決問題,理清課文脈絡,歸納段落大意。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問題導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讀1-4自然段后說說。

  2、學生回答。

  3、過渡:課文又是怎樣一層層的向我們介紹克隆的含義的呢?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后學生先說,教師點撥:這一段課文通過舉例我們熟悉的神話故事《西游記》中孫悟空撥毫毛變出一群小孫悟空的例子,巧妙、有趣地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生動形象并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相機板書:以孫悟空為例

  5、指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板書:有性與無性繁殖

  6、默讀第三自然段,說說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理解文中的省略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還懂得哪些植物用什么辦法來克隆自己,同時贊賞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及時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板書:植物的壓條、嫁接

  7、讀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書:單細胞

  8、小結。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及查閱克隆技術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以孫悟空為例

  有性與無性繁殖

  克隆的含義植物的壓條、嫁接

  單細胞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這一課,孩子們的興趣點不在于文本所描述的關于克隆的一些知識,而在于人類能否“克隆人”。對于“克隆人”我也沒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在媒體上看到過一些報道,主要是在倫理道德范疇討論這新生事物的利弊。既然孩子們感興趣,我覺得不妨和他們交流一番,于是課堂上有了不同的聲音:

  生:既然我們人類已經能夠克隆高等生物,我想現在一定也能克隆人了吧?(有的認同,有的迷惑)

  師:據老師看到的消息,現在還沒有誕生克隆人,但是有些國家的科學家在致力于這項科學研究。

  生:老師,我覺得有克隆人該多好!

  生:不好!

  (課堂起了紛爭)

  【有沒有必要進行討論,我快速思考著,主要是討論的指向,如果討論沒有明確指向,那是浪費時間。對于克隆這樣新事物,一旦涉及人類的倫理道德的時候,我們該怎樣面對,這就是討論指向,成人有自己的看法,孩子也可以有!

  師:你們覺得克隆人好不好,說說理由。

  生:我覺得好,比如現在許多大明星都很忙,如果能夠克隆的話,可以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也可以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

  生:我也覺得好,如果能夠克隆人的話,我們現在的許多臟活,危險活都可以讓克隆人去干。

  生:我也覺得好,如果能夠克隆人的話,我們可以克隆出許多科學家幫助我們進行科學研究。

  師:按照大家的意見,我們要加快研究克隆人的步伐哦。

  生:我覺得不好,如果克隆出一個思想不好的人,那他會給我們社會帶來許多麻煩,比如盜竊、搶劫等。

  生:我也覺得不好,我們這個地球人本身已經夠多了,如果還有那么多克隆人的話,我們的地球還能承受嗎?

  …………

  【孩子們在各自陳述理由的過程中其實已經涉及到了關于克隆的人的利弊問題,或許他們沒有評論家那樣頭頭是道,但是他們能夠對這樣陌生事物提出自己的質疑,至少說明他們能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認識這個世界,這種意識值得培養!

  師:克隆人到底好不好,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能夠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是老師想告訴大家,我們看待一樣事物,應該有一分為二的眼光?寺∪,當他涉及我們人類的道德傳統,涉及我們人類的社會交往,涉及我們人類的飲食起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慎重考慮,你們說是嗎?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1

  認識教材:

  這是蘇教版第十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全文圍繞“神奇”一詞向讀者介紹了克隆的含義、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克隆技術造福人類及克隆技術的莊誘人前景。文中舉例豐富,采用巧妙、有趣的語言材料說明克隆的神奇,因此,在教學中,可抓住課文的介紹順序、語言材料、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及克隆的神奇、意義及發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隨課文學習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讀準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3、了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過程與方法:

  朗讀——感悟——拓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解克隆的含義,通過朗讀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通過具體語言材料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

  教學難點:

  通過品讀具體語言材料,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初步體會克隆的神奇,產生科學求知欲望。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出示課題,指導寫好“隆”字,注意“生”字上面有一橫。齊讀課題。

  2、學生質疑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提出朗讀要求。

  (1) 讀前同桌互讀田字格里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并組一個詞;把認為難寫的字與同桌交流。(2)自由大聲讀,讀準字音。(3)思考:課文是怎樣介紹克隆的?

  2、學生讀文。

  3、檢查:多音字“率”及理解字義,辨析形近字“薯、署、暑、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克隆的?

  5、解決問題,理清課文脈絡,歸納段落大意。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問題導入:什么叫克隆?快速默讀1-4自然段后說說。

  2、學生回答。

  3、過渡:課文又是怎樣一層層的向我們介紹克隆的含義的呢?

  4、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后學生先說,教師點撥:這一段課文通過舉例我們熟悉的神話故事《西游記》中孫悟空撥毫毛變出一群小孫悟空的例子,巧妙、有趣地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生動形象并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相機板書:以孫悟空為例

  5、指讀第二自然段,了解“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區別。板書:有性與無性繁殖

  6、默讀第三自然段,說說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理解文中的省略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還懂得哪些植物用什么辦法來克隆自己,同時贊賞學生課外知識的豐富,及時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板書:植物的壓條、嫁接

  7、讀第四自然段,了解什么是低等生物及其如何克隆。板書:單細胞

  8、小結。

  四、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及查閱克隆技術相關資料。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以孫悟空為例

  有性與無性繁殖

  克隆的含義 植物的壓條、嫁接

  單細胞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8課《神奇的克隆》

  教材簡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全文共九個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紹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記》中的孫悟空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二自然段以動物的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單細胞生物為例,解釋克隆的含義。第五自然段介紹1996年人類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義。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紹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第九自然段寫克隆技術有著誘人的前景。文章內容淺顯,脈絡清楚,我們可以在學生在學習生字詞之后,指導學生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說明性文章的一般特點和說明方法。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識與能力)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知識與能力)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知識與能力),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過程與方法):學習生字詞——反復閱讀——感知內容——理解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教學難點:通過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感。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教學課題中的生字“隆”,提醒學生重視“生”上的“一”。問:什么是克隆?請同學們瀏覽課文第一、二自然段后回答。

  2、不用讀全文,你們從課題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講什么?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

  3、再板書“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什么神奇?(自讀課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板書課題時隨文識字,指導學生讀懂課題: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并質疑提高學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討論課文內容及條理。

  3、交流:

  (1) 分段指名讀課文,適時正音和詞義理解,說說每自然段寫了什么?

  (2) 指名劃分段落,理解說明順序。

  把關系比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點講了那就幾個問題?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4、歸納小結: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說明的順序是怎樣的?

  5、朗讀全文。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學生邊默讀邊畫出寫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的句子。問:它們有什么區別?你是怎樣理解的?小組交流、匯報。

  3、老師歸納說明方法:

  (1) 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把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2) 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這段內容告訴我們什么?(概括段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說明性文章要能“抓住要點,了解文章的基本說明方法”,緊扣說明方法,通過自讀了解克隆的定義,理解“舉例子”、“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導評價,適當范寫。

  3.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

  板書:

  7.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 無性繁殖

  (1-2)

  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動物 神奇

  (3-5)

  神奇的克隆技術誘人的前景

  (6-9)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3

  課題: 8、神奇的克隆      第2課時  

  評析與修改  

  教學  

  目標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克隆技術的一般常識。   

  發展  

  目標  

  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難點  

  預測  

  引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助學預案  

  交流有關克隆的報導! 

  教  

  學  

  過  

  程  

  教學  

  活動  

  教  學  內  容  

  評析與修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情境  

  導入  

  一、復習。   

  講述課文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回憶上堂課內容! 

  二、精讀課文,理解說明方法。1、學習第一段。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聽寫生詞! 

  師生互動  

  討論后,教者歸納說明方法。a、舉例子:孫悟空拔一根毫毛能變成一群孫悟空,這就是克隆。 b、下定義:克隆就是無性繁殖,不經過兩性細胞結合而直接繁衍后代。2、學習第二段。   

  歸納說明方法。  

  相互交流。  

  自讀第三至五自然段,同座相互討論:這一段從哪幾個方面講自然界的克?用的是什么方法?學生歸類:a、分類別。分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動物三類來介紹。 b、舉例子。植物的克隆就舉了柳樹、馬鈴薯、仙人掌等為例! 

  教  

  學  

  過  

  程  

  師  

  生  

  互  

  動  

  3、學習第三段。   

  (2)討論后形成下列板書: a、總說克隆技術可以造福人類。 b、可以培育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品質優良的家畜。c、可以挽救瀕危物種,培植人體“配件”。 d、概括克隆技術展示誘人前景。 

 。3)這一段按“總—分—總”的結構來說明問題,顯得條理清楚! 

  四、回顧全文,歸納總結。你覺得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值得你學習的地方?  

  各自反復朗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是怎樣講“奇妙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它誘人的前景”的?1、《克隆之謎》重點向我們介紹了什么知識?采用了哪些說明的方法?   

 。ā犊寺≈i》重點介紹了關于克隆技術方面的知識,采用的說明方法主要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等。)  

  板書  

  設計  

  無性繁殖  

  克隆之謎  

  造福人類  

  作業  

  設計  

  1、說說克隆這項技術奇妙在哪里,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   

  2、關于克隆“可以造福于人類”,你還了解哪些?  

  反思  

  與  

  重組  

  教師的教  

  學生的學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4

  課時目標:

  1、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課文中生字新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克隆技術。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好與教材配套的生字卡片。

  2、學生自學生字新詞,查字典理解文中不理解的字詞。

  3、引導學生搜集有關“克隆”技術的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你們喜歡看哪些動畫片呀?(讓學生自由發言,然后引出《西游記》),你們喜歡《西游記》中哪些人物?(自由發言),你們喜歡孫悟空嗎?他有哪些本事?孫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來。這是多么神奇有趣!這個神話引發了人類復制自身的幻想,孫悟空能復制自身的本領,就是現代科技領域研究的“克隆”(板書“克隆”)。

  2、克隆技術到底是怎樣的技術?真的像神話中描繪的那么“神奇”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神奇的克隆)

  3、從課題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術到底奇妙在哪里?認真閱讀課文之后,我們應該能夠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通文解詞

  1、教師提出自覺要求:自由輕聲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3、教師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出示生字新詞:

  例如:馬鈴薯嫁接細菌飼養效率誘人

  A、指讀正音B、理解部分詞語C、用其中的某一個(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名話。

  三、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課文以奇妙的情節——孫大圣“撥毛變猴子”,由此引出了克隆技術的概念。(第1-2自然段)

  2、哪些動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領呀?(第3-4自然段)

  3、大自然中許多植物和單細胞微生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而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克隆技術誕生的高等動物-多利(第5自然段)

  4、課文哪些地方向我們介紹克隆技術的誘人前景呢?(第6-9自然段)

  5、朗讀課文。

  四、教師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這篇課文,不但能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文中生字新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而且還能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初步感知克隆技術。其實,古代勞動人民就已經能利用一些植物的先天克隆本領來擴大他們的種植面,如古人在詩中寫道:“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無心插入柳條,它能長成一個新生命,而如今,人類終于找到了后天克隆高等動物的路徑,并由此開始了一次生命科學的革命。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用鋼筆描紅、臨寫。

  3、繼續收集有關克隆技術的有關資料。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十個生字,其中兩條綠線內的三個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理解本課重點詞句,知道什么是“克隆”(以上為教學重點);

  4、知道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初步理清文章脈絡(此為教學難點)。

  時間安排: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爸爸是一位愛侍弄花草樹木的人,每當現在這個季節,常見我爸把一種樹接到另一種樹上,我好奇的問爸爸在干什么,他總是喜滋滋地告訴我:“我在嫁接樹林呢!”還看見過他在秋季把桂花樹、石榴樹的樹枝埋到泥土下,第二年春季就把這些壓過的枝條移到另一處栽種。我常問爸爸這又是在干什么,他總樂呵呵地說:“我這叫壓條!苯裉烊藗兘o它用了一個新的科學名詞叫……(生齊答:克隆!)知道老師今天與大家學習哪篇課文嗎?2、板書課題:7、神奇的克隆,生齊讀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文,要求:

  (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

 。1)指名分段讀文,達到讀通讀順;

  (2)指名板演“薯”、“率”,檢查對生字的識記(其他同學描紅生字,加強識記效果)。

  3、默讀課文:

  要求:畫出不懂或有疑問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如自己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4、歸納匯總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聯系讀文、生活,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思考: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哪三方面內容?[引導學生歸納出三點內容:

  (1)什么是“克隆”?

 。2)“克隆”實驗成功

 。3)克隆造福人類。

  2、通讀全文,思考:克隆“神奇”在哪里?(從高等動物、植物、單細胞微生物及克隆在醫學上的運用引導學生全面回答此問題。)

 。◣熜〗Y本節內容,過渡下一環節)

  四、布置作業

  1、描紅、臨寫課后生字每字兩遍;

  2、繼續熟讀全文,課外查找有關克隆的資料,試著完成課外第3題;

  3、任何一項科技發明都是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會能人類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查找有關資料,思考克隆會對人類造成哪些不利影響呢?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6

  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

  教學重難點:感受克隆的奇妙。

  我的學習過程

  預習板塊:

  1、自讀《奇妙的克隆》,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

  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

  3、通過查字典讀準下面生字新詞

  4、文中有哪些詞語很難理解呢?畫出來查查字典,在小組里討論討論。

  5、把課文讀通讀順,遇到難讀的句子或者長句多讀幾遍。

  6、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每一自然段講了什么?按照怎樣的順序介紹克隆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描紅、臨寫。

  賞析板塊: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聯系課文1-4小節的有關介紹,分別用一句簡潔的語言對它下個定義。

  默讀第一自然段:聯系孫悟空說說什么是克隆?

  默讀第二自然段,說說動物的“有性繁殖”“無性繁殖”有什么區別?小組交流,匯報。

  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根據收集的資料談談“壓條”和“嫁接”。

  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說說低等生物的克隆。

  2. 讀讀第五自然段:討論高等動物可不可以克隆呢?

  3、克隆技術得到發展,它是怎樣造福人類的呢?

  優良品種

  生態方面

  醫藥方面

  4、克隆技術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樣誘人的前景呢?聯系生活實際,發揮想像,小組討論。

  拓展板塊:

  1938年,漢斯·斯皮曼建議用成年的細胞核植入卵子的辦法進行哺乳動物克。ㄌ岢鲈O想)

  1962年,約翰·格登宣布他用一個成年細胞克隆出一只蝌蚪(爪蟾),從而引發了關于克隆的第一輪辯論

  1984年,斯蒂恩·威拉德森用胚胎細胞克隆出一只羊。這是第一例得到證實的克隆哺乳動物

  1995年,第一個用成年哺乳動物細胞克隆出的個體----克隆羊多利出世了

  2000年,美國科學家用無性繁殖技術成功地克隆出一只猴子"泰特拉" ,這意味著克隆人本身已沒有技術障礙

  2001年,美、意科學家聯手展開克隆人的工作

  運用板塊

  克隆人在這個世界進入新世紀之后似乎正款款向人類走來,意美權威科學家相繼宣布攜手共同展開克隆人的努力,英國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類最初級胚胎的禁令,從而打開了一個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區。那么,你贊成克隆人技術嗎?

  正方:                                                             

  反方:                                                               

  反饋板塊:

  1.看拼音寫漢字

  kè  lóng  fán zhí  xiān  tiān   jià  jiē    hōng dòng                      

 。    ) (     ) (    )(    )   (     )

  jiā chù   sì yǎng   xiào lǜ  xìjūn     yòu  rén (   )(   )(   )(   )    (    )

  2.讀課文,把詞語補充完整。

 。   )(   )關頭     一(   )一(  ) 

  繁殖(  )(  )     一分(    )(   )

 。  )(  )成效     品質(    )(    )

  瀕危(  )(  )     免(   )(  )運

  積累板塊

  1、記一組描寫科學技術的名言

  2、寫話。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們走來,倘若將來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發揮你的想象,描繪你被克隆后的生活,并寫出自己的感受。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認讀綠線格內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了解“克隆”是什么以及克隆技術對人類的作用,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2、初步了解說明文的一些基本寫作特點。

  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有關克隆的`資料。

  3、課前預習:畫不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了解它們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請做上記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認讀綠線格內的生字,初步理解生詞。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克隆的。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你們喜歡看哪些動畫片呀?(讓學生自由發言,然后引出《西游記》),你們喜歡《西游記》中哪些人物?(自由發言),你們喜歡孫悟空嗎?他有哪些本事?孫悟空可真神了,一根毫毛就變出了許多小孫悟空來。這是多么神奇有趣啊!這個神話引發了人類復制自身的幻想,孫悟空能復制自身的本領,就是現代科技領域研究的“克隆”(板書“克隆”)。

  2、克隆技術到底是怎樣的技術?真的像神話中描繪的那么“神奇”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教師板書課題:神奇的克隆)

  3、從課題看,“神奇”是什么意思呀?(非常奇妙)那么克隆技術到底奇妙在哪里?認真閱讀課文之后,我們應該能夠找到答案。

  二、初學課文

  1、自由讀文,要求:

  (1)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2)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

 。1)指名分段讀文,達到讀通讀順;

  (2)指名板演“薯”、“率”,檢查對生字的識記(其他同學描紅生字,加強識記效果)。

  (3)檢查,朗讀生詞:馬鈴薯、嫁接、細菌、飼養、效率、誘人、雌性、瀕危、卓有成效。

  3、默讀課文:要求:畫出不懂或有疑問的詞句,聯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書試著自己解決,如自己解決不了的做上記號。

  4、歸納匯總學生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聯系讀文、生活,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

  三、理清層次,初探寫作順序。

  1、讀課文,想想,課文圍繞“克隆”寫了哪幾方面內容?

  克隆是什么、克隆羊“多利”的意義和克隆技術造福人類

  2、交流。

  第一段(1—2)介紹了什么叫做克隆。指名說說什么叫做克隆。

  第二段(3—5)分類介紹自然界的克隆現象。指名說說自然界中有哪些克隆現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指名說說哪些

  四、學習第1、2自然段。

  1、自讀第1、2自然段,想想,什么叫克隆?

  2、交流。

  結合第2自然段的相關句子,體會無性繁殖與有性繁殖,并知道無性繁殖就是克隆。

 。ㄔ谶@里相機介紹說明方法:下定義)

  3、朗讀第1、2自然段。

  五、指導書寫生字

  1、獨立觀察并書寫1—2個字。

  2、(投影)自我展示,自我評價。

  3、鋼筆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六、作業

  1、看拼音寫詞語

  kèlóngfánzhíxiāntiānjiàjiēhōngdòng

  jiāchùsìyǎngxiàolǜzhuāngpèiyòurén

  2、比一比再組詞。

  誘例飼薯

  透列伺暑

  3、留心生活,觀察身邊的人或事物,如果你會克隆,你覺得你能做點什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嫁接、誘人、例如”等生詞。

  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看拼音寫詞語,集體訂正。

  2、什么叫克隆?

  二、精讀課文:

  過渡:本文原來的題目叫克隆之謎,但是編者卻更名為“神奇的克隆”。這節課咱們就來走進課文,看看這克隆如何神奇。自己讀課文3——9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兒感受到了克隆的神奇。(可以把你的想法簡要的寫在書上)

  交流重點:

 。ㄒ唬┑3、4自然段:

  1、扣住中心句“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說說文中介紹了哪幾種植物的克隆?(滲透說明方法:舉例子)結合省略號再舉些例子。

  植物:扦插壓條嫁接

 。ㄏ鄼C補充葡萄、桂花、桃樹等植物的克隆方式。)

  b、低等生物:分裂(補充視頻,感受細菌的分裂繁殖)看著不太舒服,但讀文字還好,誰來讀一讀。齊讀。

 。ǘ┑5自然段:

  1、高等動物的克隆很神奇。

  克隆多利的方法很復雜,但說白了,就是用一只羊身上的一個細胞培育成一只羊。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個利用體細胞克隆成功的動物。它被美國《科學》雜志評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進步的第一項?茖W家們普遍認為,多莉的誕生標志著生物技術新時代來臨。繼多莉出現后,克隆,這個科學術語變得廣為人知。克隆豬、克隆猴、克隆!娂妴柺溃坪跻灰怪g,克隆時代已來到人們眼前。

 。ㄈ┑6—8自然段:

  1、克隆的神奇還表現在它能造福人類。

  2、交流。

  a、優質高產的糧食蔬菜優良的家畜。

  (補充微型蓮藕:取下一片小小的蓮藕藕尖,運用克隆技術,兩年內可培育出200支微型種藕,按傳統方式,每畝藕地用種量達200公斤,而采用克隆種藕,每畝僅需50公斤,易于運輸并且不帶病毒。)

  b、挽救瀕危物種。(歐洲盤羊野牛熊貓)

  c、醫學上:植皮,制造人體“配件”——器官,除書上的,你還了解哪些?(小組討論交流搜集的資料)

  3、教師引讀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師:克隆技術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誘人”什么意思?

  三、寫話練習:假如你會克隆,你想克隆什么?為什么?

  四、讀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

  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這是科學家們的巨大貢獻,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五、作業設計: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克隆的成就造福。

  的研究的技術提高。

  的前景的動物利用。

  2、根據課文內容把四字詞語補充完整。

  關頭一一繁殖。

  一二成效品優。

  瀕危免運。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克隆也叫____,也就是不經過____直接繁衍后代。它是一項可以造福于______的科技成果。課文先寫__________,接著寫________,最后寫________________。

  2)許多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領:例如______;_____……

  3)_____年,____國科學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名字叫_________。

  4、寫話練習。

  如果你掌握了克隆技術,你想克隆什么來造福人類?為什么?

  板書設計:

  神奇的克隆。

《神奇的克隆》——“同課異構”教學設計(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精選13篇)

    課題:8、神奇的克隆第2課時評析與修改教學目標基礎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克隆技術的一般常識。發展目標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難點預測引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 《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一、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中學小學2、學科:語文3、課時:兩課時4、學生課前準備:(1)預習教材新課《神奇的克隆》(2)收集與克隆有關的資料和圖片二、教學課題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課《神奇的克...

  • 8神奇的克隆 學案(通用2篇)

    學習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激發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情操。學習重難點: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

  •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第8課《神奇的克隆》教材簡析:《神奇的克隆》是一篇有關生命科學的知識短文。標題的中心詞克隆,揭示了本文的介紹對象,標題的關鍵詞是神奇,揭示了本文的介紹重點。...

  • 神奇的克隆 教案(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能夠認讀綠線格內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3、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 《神奇的克隆》教學案例(通用12篇)

    課題8神奇的克隆課時第二課時課型新授課備課教師馮琪學習內容第41頁----第43頁學習目標1、借助課文語言文字,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通用13篇)

    課題:8、神奇的克隆第2課時評析與修改教學目標基礎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了解克隆技術的一般常識。發展目標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和意義。難點預測引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

  • 《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年級五主備人仇中玲所在學校工人子弟單元第二單元課題7、神奇的克隆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 《神奇的克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一、導入1、師:我爸爸是一位愛侍弄花草樹木的人,每當現在這個季節,常見我爸把一種樹接到另一種樹上,我好奇的問爸爸在干什么,他總是喜滋滋地告訴我:我在嫁接樹林呢!...

  • 8神奇的克隆教學設計(通用8篇)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談話引入:1、通過前面兩課的學習,我們對科學充滿了好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有關科學奧秘的說明文(板書)7.《神奇的克隆》。讀了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2、生質疑。...

  • 《神奇的克隆》導學案(通用17篇)

    學習目標:1、學會生字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2、體會克隆的含義及其奇妙。教學重難點:感受克隆的奇妙。我的學習過程預習板塊:1、自讀《奇妙的克隆》,看課題,同學們有什么問題?2、交流有關克隆的資料。...

  • 《神奇的克隆》教學案例(精選17篇)

    課題8神奇的克隆課時第二課時課型新授課備課教師馮琪學習內容第41頁----第43頁學習目標1、借助課文語言文字,感受克隆技術的神奇,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2、初步了解一些說明文的知識,掌握有條理地說明事物和舉例說明的方法。...

  • 《神奇的克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學習閱讀說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課文是按怎樣的的順序介紹克隆的,運用了哪些基本的說明方法。2.了解什么是克隆,體會克隆的神奇。...

  • 《神奇的克隆》教學實錄(通用13篇)

    這是一篇介紹克隆的說明文,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克隆技術的發展、成就及意義,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熱愛科學的精神。這篇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我采用抓關鍵語句學習課文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 《神奇的克隆》片斷賞析(精選17篇)

    教學這一課,孩子們的興趣點不在于文本所描述的關于克隆的一些知識,而在于人類能否克隆人。對于克隆人我也沒有更多的了解,只是在媒體上看到過一些報道,主要是在倫理道德范疇討論這新生事物的利弊。...

  • 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re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 黄色片小视频 | 免费网站www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 熟妇人妻系列aⅴ无码专区友真希 | 特级毛片A级毛片高清视频 无码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 | 亚洲精品视频一二三 | 3344在线看片免费 | 中国激情网 | 成人国产第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农村一级国产农村 | 内射老妇BBX |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l | 亚洲超碰无码色中文字幕97 | 91av在线视频?看 | 日韩特黄一级片 | 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国产55页 | 免费国产乱码一二三区 |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免费 | 国产精品8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2 | 韩国三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色黄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 久久9色 |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福利 | wwwxxx视频|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 免费阿v视频| 2020日本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 和岳每晚弄的高潮嗷嗷叫视频 | 天天干夜夜操 | 人人草人人射 | 日本香蕉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