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科版三年級上冊信息技術教案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三年級上冊
信息技術教案
第一課 信息就在你身邊
第二課 神奇的計算機
第三課 計算機的組成
第四課 開機和關機
第五課 從“開始”菜單開始
第六課 打開“視窗”
第七課 學學輸入中英文
第八課 保存文件
第九課 建立自己的文件夾
第十課 瀏覽“我的電腦”
第一課 信息就在你身邊
教學目標: 1、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2、獲得信息的方式;
3、信息的處理;
4、信息與計算機的關系;
5、計算機是怎樣處理信息的。
教學重點: 1、了解信息的概念;
2、如何處理信息。
教學難點: 信息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課題的引入
1、同學們在生活想必都聽說過“信息”這個詞語吧,那什么是信息呢?讓我們先來描述幾個場景。
(1)請大家想一想,我們是聽見什么以后,才走進教室上課的?(學生回答:鈴聲)對,鈴聲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候是上課,什么時候是下課,什么時候集合等內容。
(2)我們每天上課,都要看書,書都夠帶給我們很多的知識,讓我們明白很多道理,書籍就能夠帶給我們很多的信息。
(3)馬路上人多車多,我們在十字路口過馬路的時候,都要看什么?(學生回答:紅綠燈)對,紅綠燈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候要停,什么時候可以通行。
總結:上面我們舉了三個例子,我們來總結一下,都有什么共同的特點:第一個是利用聲音來傳遞上下課的信息;第二個是利用文字來傳播知識的信息;第三個是利用圖象來傳遞馬路的信息。我們都可以看到,不管是采用什么方式,所謂的信息總是帶有一個的內容和意思表示,因此,我們可以概括信息的是什么?
二、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利用聲音、文字、圖象等方式傳遞的內容。(第3頁)
三、信息處理
信息是一種資源,但是當信息的量比較大的時候,要找到我們需要的的信息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就好比圖書館有很多的圖書,全部堆在地上,我們要從中找一本我們下節課需要的作文書,這樣肯定是不好找的,但如果我們將所有的書分類,排列在書架上,就方便多了。
我們要對信息進行處理也是一樣的道理,將大量的原始信息進行統計、分類、分析、綜合、加工等操作,提出我們需要的信息,這就是信息處理。
四、為什么要用計算機來處理信息
1、運算速度快;
2、計算機準確;
3、存儲量大。
五、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1、將原始信息輸入計算機;
2、在計算機上處理信息;
3、輸出處理好的信息。
教后小記:
第二課 神奇的計算機
教學目標: 1、了解計算機的用途
2、計算機的分類
3、如何愛護計算機
教學重點: 計算機的保護
教學難點: 計算機的分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思考:計算機都能做什么用?
參考書上第5頁的圖片,最后由老師總結計算機的用途:
1、太空探索
2、自動控制
3、預報天氣
4、輔助設計
二、計算機的發展史
1、計算機怎么能干,那有誰知道他是怎么發展來的嗎?
2、補充內容: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1946年2月15日在美國一所大學誕生,名字叫:eniac。
3、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代:
(1)電子管計算機時代
(2)晶體管計算機時代
(3)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
(4)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