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信息技術下冊《Word中文字的設置》導學案
(設計意圖:從生活入手,有針對性地選擇實例,闡明文字修飾不是單純為了修飾而修飾,最根本的目的是準確、有效地傳遞信息。)
8、師:我們為什么要對文字進行一定的修飾呢?
生:可以讓我們看到更清楚,更突出,更醒目…….
師:為了更好的傳遞信息,我們需要把特定的文字進行處理、修飾,在word中一般可以從文字的大小、字體和顏色等方面進行修飾。
9、教師廣播ppt,展示課題。讓學生對學習的內容一目了然。
(二)新課學習:
1、學習方法的教授:
(1)師:我們進入word后,怎么樣知道該在什么地方尋找想要的功能呢?(生:別人告訴我的。)
請生仔細觀察教師操作。
(2)師:請注意觀察鼠標箭頭停留在“工具欄”中的不同地方時,會有什么出現在右下角?
(3)請學生根據提示找出設置字體、字號、顏色工具的位置。
(設計意圖: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授之于漁)
2、字號變化的學習:
(1)教師輸入一個“1”,問:誰能把老師的“金箍棒”變大、變小?(利用“1”在形態上與“金箍棒”近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請學生上來試試)
(2)師小結操作方法:先選擇文字,再選擇相應的操作;并提示這是計算機操作的一般方法。
(3)師: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在word中找到最大的金箍棒?快試試吧!
(全體學生參加,動手尋找最大字號,對字號的設置這一基礎操作進行練習。)
(4)學生自主或教師引導學生發現了1638最大字號的限制。
(設計意圖:恰當地使用游戲進行教學。把改變文字字號的操作融入到“尋找最大的金箍棒”的游戲之中,巧妙地教授了這一基礎操作,使學生獲得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操作要領,并借此培養學生在嘗試中發現新知識的能力。)
(5)教師再次小結字號的設置方法:選中文字——選擇相應操作。
3、字體、顏色變化的學習:
(1)師:在電腦中,有許多操作都是相通,像字號的變化和字體、顏色的變化就是非常相像的。
(2)展示班刊“新苗集”,以“新苗集”三個字為例簡單示范一次字體、顏色的操作(字體中特別用一種學生機上沒有的字體,后繼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
(3)出示“語文書”圖片,指出刊物的名字應該是比較突出的。
(設計意圖:對語文課本封面的展示,使學生能夠根據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文字使用規律來設計作品;)
(4)學生對“新苗集”中的文字進行“字體、字號、顏色”變化,以達到美化的效果。
(三)評價、交流、提高
1、 請部分學生說說他的作品設計意圖,開展學生作品的自評、互評、師評,分析作品的優缺點,指出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同時還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
2、展示教師設計的《新苗集》,引導學生發現某些字體是自己電腦中所沒有的,提示學生可以從網上下載!
(設計意圖:適當地給孩子們補充相應的課外知識,開拓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可以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
(四)小結
由學生來總結“選擇”操作的通用性,師板書。
師:“本節課我們對文字的字體、字號、顏色的設置進行了學習,初步掌握了對文字修飾的基本操作。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在計算機的操作中有很多操作都是非常類似,甚至是相同的。比如:‘選定對象’這一操作就是比較通用的;我們將來還要學習的:給文字加下劃線、加粗、變斜等變化以及圖片的操作,都會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