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和9的認識
教學內容:《8和9的認識》人教版新教材 一年級數學 第六單元第6課時教材分析
教科書第53—54頁上8、9的認識的編排與前面6、7的認識基本上一樣,只不過比認識6、7的要求稍微高一些。它可供學生數數的資源更豐富,并且所數事物的數量不像6、7那樣明顯。教材提供給學生數數的對象是一幅以“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為主題的生動畫面,其內容有人、花、樹、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畫面除供數數外,還明顯地反映了環保教育的主題。關于8、9的序數意義,教材仍然沿用了6、7所采用的編排方法,不同的是要求學生分別給左邊的8只蝴蝶和從左數第9只蝴蝶上不同的顏色,讓學生更具體地感受幾和第幾意義的不同。
學情分析
前面通過學習6和7,學生對數概念的形成已經有了一個全面的體驗,有一定的基礎。所以“8、9的認識”我參照教材所安排的內容順序進行教學,循序漸進。繼續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收集數學信息、記錄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數出數量是8和9的物體,并能讀寫,會比較這兩個數的大小。
2、了解9以內數的順序,知道8、9的序數含義。
3、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教學理念:
1、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結合數數過程訓練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全面發揮教材內容的育人功能;
2、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使學生體驗成功的感覺,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
提問:這幅圖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發現了什么?教師適當地滲透環保教育和勞動教育。
2、小組交流:圖上有哪些人和物,數量各是多少?學生數數,全班交流結果。
3、重點指導學生數出“蝴蝶”的只數,指導學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問題。
強調:在數的過程中,不管從什么地方數起,都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要是一個挨著一個地數,不重復數不漏數。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8和9。板書:8和9。
二、探究新知。
1、體驗生活中的“8和9”。
(1)數出主題圖下面的人物和點子的個數。
(2)任選2種學具,數出8和9個,擺自己喜歡的圖形。
(3)說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8和9來表示的。
2、逐次感知8、9的數序。
教師在計數器上撥珠:先撥7個珠子,再撥1個,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老師撥珠子的過程,重點讓學生感
受撥7顆珠子以后再撥1顆是8顆珠子的過程。然后再撥1顆珠子就是9顆珠子。
3、整體感知8、9的數序。
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1)出示直尺,讓學生補充直尺上( )里的數。
(2)引導學生對照直尺說出9以內數的順序。
4、觀察7、8、9的點子圖,比較7、8、9的大小。
提問:怎樣能很快數出三幅點子圖的數量?(學習6和7時,做過相應的鋪墊)
讓學生任選其中的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匯報交流自己填寫的結果,反饋6種不同的答案。
5、理解8、9的序數意義
讓學生按照要求在書上涂色,分組適當討論8只和第8只,9只和第9只的區別,讓學生正確理解8、9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