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認識》說課
在活動中學習—《6和7的認識》說課新課改在我區已經進入全面的實驗階段,通過半學期的教學,我深感新的理念,新的標準,新的教材帶來了面貌一新的課堂教學.新教材體現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 教材的編寫無論是從內容的呈現方式,還是頁面的設置上都重視兒童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提供豐富的與兒童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這些正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基礎.下面談一談我在教學《6和7的認識》一課中的幾點體會.
一,以新的理念為指導,自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體會編者的意圖.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以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學《6和7的認識》一課時,我設計了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數學知識.我設計了以下三個層次的教學:
1,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建立概念
在教學新課前,我根據教材上的主題圖,利用cai課件,營造出一個教室里師生勞動的場景,由于它就來自于學生周圍,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場面,因此學生熱情高漲,感到十分親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隨后,我引導學生說圖,數人,數物,不僅滲透了講衛生,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數數經驗,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理解概念
在這節課上,我采用了多種活動形式,如初步建立了6和7的概念后,我讓學生獨立操作小棒,擺出你喜愛的圖形,學生在這個活動中開動腦筋,大膽創新,擺出了各種新穎的圖案,并爭先恐后地介紹自己的成果,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又如在教學"5,6,7大小的比較"這一環節中,我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用點子圖表示6和7,在直尺圖上找到6和7的位置,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受到:5添上1是6,6添上1就是7,初步形成1-7的數序并自主發現5,6,7三數的大小關系,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逐步理解概念.
3,在游戲中深化概念
在學生對6和7的序數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后,我組織學生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游戲結束后,我對觀看游戲的學生提出三個問題:"①共有幾名同學參與游戲 ②從雞媽媽開始數,誰排在第6 ③某某同學排第幾,你是怎樣數的 "這個環節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通過這個游戲,既加深了學生對序數意義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第③個問題拋出時,學生的發散思維令人吃驚,有的學生從老鷹開始數,有的學生從雞媽媽開始數,還有的學生是倒著數的,出現了多種數數方法,而這些靈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師引導學生發現游戲中也有知識,從而增強對數學學科的興趣,把整節課推向高潮.
二,給學生更充分的活動空間,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發展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數學學習是數學活動的學習".在《6和7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以活動貫穿始終,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還有培養觀察的能力,協作精神的數學游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掌握了知識,發展了能力,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
但是,活動的頻繁安排有時也會使課堂顯得雜亂.試講時,我安排了擺小棒,數算珠,填點子圖,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減弱了活動的熱情.因此,我舍棄了數算珠的活動,將填點子圖,填尺卡設計成小組合作學習,既節約了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并將小組合作學習緊接在"擺小棒"的環節之后,使操作活動相對集中,避免雜亂,零散.另外,數學活動具有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如果失去了數學思考,活動則毫無意義.我設計的這兩個活動主要讓學生進一步認識6和7,感受到數學既有趣,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