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教學設計與分析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62頁例2。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初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和競爭意識。
4.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難點: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計算卡片、整捆和單捆的小棒、數卡、骰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促進遷移。
1.談話引入
小朋友,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許多數學知識,老師布置你們收集生活中有關我們所學過的兩個數相加的例子,你們找到了嗎?誰敢先上來展示?(挑戰性的語言激起學生的積極性。)
2.請學生代表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數加一位數的;
生:我第一周得了6顆紅星,第二周得了8顆紅星,兩周一共得了多少顆紅星?(學生用圖文結合展示)
[6+8=14(顆)]
師:今天的第一顆紅星屬于你,老師希望你繼續努力,可以得到更多的紅星。
(2)整十數加整十數的;
生:過年的時候,我爺爺給了我兩個紅包,一個有20元,一個有50元,你知道這兩個紅包一共有多少元嗎?(學生貼了兩個利是封并用集合圈表示)[20+50=70(元)]
師:老師希望你能合理利用你的壓歲錢!
(3)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的。
生:我的語文書第一課有11個生字,第二課有8個生字,這兩課一共有多少個生字?[11+8=19(個)]
師:你太了不起了!在你眼里連語文書里也有數學知識!
原來你們可以找到身邊這么多用加法來計算的例子,老師真佩服你們,課后老師一定把你們的例子全都在學習園地里展示出來!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今天,黃老師帶你們去一(1)班開聯歡會的現場參觀,你們高興嗎?咱們出發吧!
2.課件出示例2聯歡會場景圖。
瞧!聯歡會就要開始了,班長和副班長為參加聯歡會的同學準備了一些飲料,請注意看!
3.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引向飲料(課件中的飲料閃爍3次)。
4.出示班長提出的問題:“咱們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夠嗎?”(文字與聲音同時出現)。
5.讓學生根據觀察估計一下:“33人,每人一瓶夠不夠分?”(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
6.具體解決“有多少瓶飲料”的問題。
(1)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師:這是同學們發現的,我要把它記下來。(板書算式,肯定學生的努力成果。)
(2)實際操作,建立表象。
師:24+9這道題應該怎樣計算?請同學們分小組用小棒擺一擺、想一想,看誰的動作最快!
(3)組織小組討論計算方法;
師:把你的擺法在小組內說一說,選出能代表你這一組的計算方法。
(4)請小組的代表上臺介紹該組的計算方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①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6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30加3等以33。
②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1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0根,我把10根捆成一捆,23加10等以33。
③先在左邊擺24根小棒,再在右邊擺9根小棒。左邊的4根和右邊的9根合起來是13根,我把13根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是13根,20加13等以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