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法二--買鉛筆》教案
〖教學目標〗
1. 通過生活中的情境,激發學生對問題的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計算減數是9或8的退位減法;并通過交流和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能正確地計算減數是9或8的退位減法。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概括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使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學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起始課,教材提供了“買鉛筆”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并探索15-9=?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鼓勵算法多樣化,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初步學會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坐落于市中心繁華地段,學校師資力量強大,其中特級教師2人,市級學科帶頭人4人,小學高級教師72人,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占32.47%,有大專學歷的教師占49??35%。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是一所多媒體、全方位的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我校生源主要來自于市區,家庭教育良好,在學校教育上能積極配合學校的管理和教學。換句話說,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好壞離不開學校良好的教學條件和強大的師資力量,離不開家長的積極配合與支持,離不開學生的自身素質。這些軟件和硬件設施都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計〗
(一) 情境導入
教師用電腦出示課本第78~79頁的全景圖(小兔買鉛筆的場景)。
師:小白兔特別愛勞動,兔媽媽為了獎勵小白兔,一大早就帶著小白兔來到文具店買鉛筆。我們一起去瞧瞧吧!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說。)
(評析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從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信息的能力,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師:袋鼠阿姨有15枝鉛筆,小白兔要買9枝鉛筆,我們幫袋鼠阿姨算一算還剩多少枝呢?
師:那你們都知道還剩幾枝嗎?你能根據要求列出算式來嗎?(學生在紙上列算式,教師巡視。) (二) 主動探索
1. 師:15-9=?該怎么算呢?下面同學們用小棒代替鉛筆先擺一擺,再跟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學生出現四種算法。
(1) 先擺15根小棒,再從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還剩6根。
(2) 先把擺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從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還剩6根了。
(3) 把9根小棒分兩次拿。先從15根里拿走5根,再從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 想9+6=15,反過來15-9=6。
教師根據巡視的情況,有目的地請不同算法的小組代表上臺擺小棒并說明算法。
師:15-9=?該怎么計算呢?請2位同學到臺上來用小棒擺擺,其他同學看看他們到底是怎么算的。
(學生獨立動手操作并說明解題思路,其他同學補充不同的方法,教師指導并板書。)
第一種:先把擺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從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還剩6根了。(重點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