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 北師大數學教案
觀察物體教學要求1、在觀察簡單物體的活動中,初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2、讓學生經歷觀察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3、能正確辨認從側面、正面、上面觀察到簡單物體的形狀。4、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的問題。教學重點1、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2、觀察并識別幾個正方體搭成的簡單物體。3、應用乘法解決簡單實際的問題。教學難點1、理解正面、側面、上面的正確含義。2、根據平面圖形想象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到的物體形狀。3、如何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課時劃分本單元教學共4課時(其中機動1課時):1、看一看(一) 1課時2、看一看(二) 1課時3、節日廣場 1課時(機動1課時)
第一課時 看一看(一)教學內容課本第26、27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歷觀察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2、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3、理解正面、側面、上面的正確含義。教學重點體會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教學難點理解正面、側面、上面的正確含義。教學方法:合作交流法,比較法教學手段:長方體形狀的物體。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師:老師有一輛小汽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請同學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觀察桌面上的小汽車,然后說一說你看到的小汽車是怎樣的。(生通過觀察,在小組內自由述說自己看到的小汽車的形狀)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誰來說說我們怎樣去觀察一個物體才可以完全的了解它呢?生:從物體的前、后、左、右、上、下面去觀察。生:可以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物體。師: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形狀是怎么樣的?生: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二、觀察實物,體驗感悟師:今天,老師想把講臺讓給同學們,由你們來當小老師,你們愿意嗎?師:請同學們到講臺上來觀察,你們的任務是站在老師指定的位置,觀察講桌,并把你觀察到的向同學們介紹清楚。(組織三人一組,輪流進行觀察)師:你剛才觀察到了什么?生:我站在講臺上,看到講桌是一個正方形。生:我站在講桌的前面,看到講桌是一個長方體。生:我站在講桌的右面,看到講桌是一個有點彎的長方體。有兩個面。……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發現了什么?生:我發現我們有的人看到的是一樣的,有的人看到的不一樣。生:我發現站的位置一樣,看到的就一樣;站的位置不一樣,看到的就不一樣。師:(出示連一連的圖)淘氣和笑笑他們也在觀察講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師:小組內互相說說,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全班匯報后,教師印證正確答案)師:站在不同的位置看講桌,看到的形狀不一樣。請小朋友們回想以下,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講桌,最多可以看到幾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