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減法二--美麗的田園》教案
〖教學目標〗
1. 培養學生從具體情境中發現問題,并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幅情境圖,給學生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信息,讓學生從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因此,我的設計思路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的。
1. 從學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引入,讓學生充當童話里的角色,用數學知識去幫助可憐的“丑小鴨”,從而獲得成功感,萌發學習的愿望。
2.我校正在進行一節課35分鐘的課改實驗,因此教學環節要少,要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發現問題,提出不同的問題,去思考交流。
3.老師教的目的是為了不教,因此最后要讓學生評價、反思自己的表現, 促進學生的不斷發展。反思是一種隱性的教育資源,讓每位學生學會反思,無疑等于給每人配備了一位盡責的老師,可以隨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學校教學條件較好,配備了電腦、實物投影儀,為使用多媒體課件提供了可能,非常有利于低年級的教師創設生動的情境,開展豐富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
我班共有學生45人,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學生愛提“一共有多少?”“還剩多少?”等順向思維的問題,而且學生如果上課伊始提不起興趣,就很懶得去表達。因此,如何創設一個能調起學生積極性的情境至關重要。
〖課堂實錄〗
(一)導入激趣
1. 創設情境,練習口算。
師:同學們聽過《丑小鴨》的故事嗎?
課件出示畫面:一只丑小鴨抬頭仰望著天空中飛過的白天鵝,眼里流露出悲傷、郁悶的眼神。
師:丑小鴨多想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啊,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學生脫口而出:愿意。
師:怎么幫呢?你們看,每只丑小鴨都帶有5道口算題,只要同學們把這些題目都解答對了,就會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試試吧!
課件逐一出示口算題(2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學生非常踴躍。
5道口算題得數正確后,就有一只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學生積極性更高了。
2.鋪墊引入。
師:丑小鴨變成美麗的天鵝后,高興地與同伴們一起飛呀飛,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板書課題:美麗的田園)
課件出示畫面:美麗的田園(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師:美麗的田園里都有什么?看到這么美的環境,你想說些什么?
生1:我們不能亂砍樹,要愛護樹木。
生2:不能隨便亂丟垃圾。
師:聽了同學們的話,老師真高興,你們小小年紀就已經懂得了要保護環境,真了不起。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給學生1分鐘,使之充分地感知畫面的各種信息,為提出問題打下基礎。
學生反饋。
生1:湖里有8只天鵝,岸上有6只天鵝。
生2:天空中有12只小鳥,樹上有5只小鳥。
……
師: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先互相交流,然后反饋。
生1:湖里有8只天鵝,岸上有6只天鵝,一共有幾只天鵝?(教師板書)
師:誰會解答這個問題?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8+6=14)
師:誰能提出不同的問題?
生2:草地上一共有11只羊,白羊有6只,黑羊有幾只?(教師板書)
讓學生解答這個問題,并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