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教學設計與點評
5.“練一練”第5題。
本題是培養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讓大部分學生根據要求獨立思考,對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只標出名字就可以了。如果還有不理解的,可以小組幫學、交流;還可以用人物頭像試著貼一貼,幫助學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知識。
師小結: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愉快呀!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呢?課后到商場和家里再觀察觀察,看看還有哪些東西也有上下這種位置關系,用你的巧嘴巴講一講、說一說。
〖教學反思〗
由上節課的“森林運動會”設計情境,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又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延續性。由于低年級學生專注時間短,又愛活動,教師在課堂中,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如:撂放書架、寫字、鼻子在哪兒、分房子等,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體驗上下位置的關系,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關注學生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案例點評〗
本節教學設計,教師能夠聯系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創造性地將教材中直接給出的三個小動物比較上下,改為先出示兩個小動物,讓學生比較它們的上下位置關系,再出示第三個小動物,比較三個小動物之間的位置關系,由此引導學生理解“上下”位置關系的相對性。這樣設計,不僅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而且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還符合《標準》中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教學理念。
接著,教師又設計了一系列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數學活動,比如:指鼻子游戲、說生活中物品的上下位置關系、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練習等等,在這一個個具體活動中讓學生充分感知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很注意對學生進行課堂常規習慣的培養,如:鼓勵學生認真傾聽、仔細觀察、發表不同見解等,教師都能用準確的語言及時進行表揚和鼓勵。不僅如此,教師還注重對學生進行適時適度、形式多樣的評價,真正體現了“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生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的教學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