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數學一年級上冊《加減一--整理與復習一》教案
出示物品單價:
1枝鉛筆1元喜之郎一袋(9)元
一個冰激凌3元蘋果8元
皮卡丘6元彩筆(7)元
牙膏3元橡皮2元
猜價格:
1.買皮卡丘、牙膏一共要多少錢?
2.(1)3個冰激凌可以買1袋喜之郎,猜1袋喜之郎多少錢。
(2)蘋果比鉛筆多的錢正好是彩筆的錢,猜彩筆多少錢。
3.根據這些東西的價格,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4.給你10元錢,你會買些什么?
(評析購物這一環節,要求學生說出購買物品的名稱,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或找回)多少錢。這樣更貼近生活實際。)
(四)總結
通過整理10以內加減法的算式,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本課一開始,從解決實際問題入手,采取小組討論方式,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探索過程中。學生從最初不知如何著手,到開始觀察,再到動手整理,并且邊整理邊思考,最后在較短時間內將卡片整理出來,還發現了多種整理方法,整理結果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學生也找到了算式之間的規律,將這些原本枯燥、抽象的算式,通過排隊變得生動活潑了。在整理加法表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減法表的填寫。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感到學生的潛能是很大的,關鍵看教師能否找準切入點。
〖案例點評〗
本課教學定位在讓學生自主地把已學過的加減法算式,按一定的順序排隊。在學生親自經歷整理算式的過程中,探索出整理的多種方法,體驗探索的樂趣。開課之初,為激起學生探索的欲望,設計了“讓學生從口算袋中拿口算卡片,出現混亂的情境”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自己去揭示問題,從而引出本課內容。然后,在學生組內整理好的基礎上,展示成果,互相交流,使他們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規律,學會多種整理方法,獲取數學活動的經驗,培養思維的有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