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認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
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課題)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么算的? 課件顯示以下情境(圖畫加聲音) 小蘿卜:我是十個十個地數,30,在數兩個十,是40,50。 小蘑菇: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 小辣椒:因為3+2=5,所以30+20=50。 小結:我們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樣,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就用哪種方法算。 2、教學“試一試”。 提問:50-2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學生可能會說因為5-2=3,所以50-20=30;也可能說5個十減2個十是3個十,就是30。) 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并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后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出示第三組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寫出相應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并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小鴨子20+20找到了它的媽媽40,其他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在書上畫線連一連,連好后同桌同學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請看第4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么開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里填數后,一人報得數,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課堂作業。 “想想做做”第5、6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認識幾十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9-3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實踐活動,初步理解非整十兩位數的意義,會按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會用學具表示這些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 2、繼續培養動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培養與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順序數出100以內的數,會讀、寫非整十的兩位數。 教學難點:理解非整十兩位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光盤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多媒體出示有非整十數的場景,告訴學生幾十幾的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講述: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些“幾十幾”的兩位數。(板書課題:認識幾十幾) 二、直觀認識幾十幾 談話:請小朋友數出23根小棒擺在課桌上,看誰擺得又快又好。好在那里。讓學生感到擺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較好,因為這種擺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談話:剛才老師說出23這個數讓你們擺小棒,你們擺得都很好,下面讓你們先擺小棒再說數,看誰能擺得對,說得對。 提問:3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這是34根的?3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這些是39根的? 討論: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擺一擺,說一說嗎?小組討論后再班內交流。 提問:三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四十,那么四十九添上一,五十九添上一……九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讓學生從四十數到一百,每個人都要在小組內數給同學聽。 三、教學寫數、讀數和數的組成 教師先在計數器上撥珠,十位上撥2顆珠,個位上撥4顆珠。 提問:你知道現在計數器上的算珠表示的數是多少嗎?誰能對照這計數器把這個數寫出來? 讓學生一起把這個數讀出來。 提問:24中的“2”表示什么?“4”呢?24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讓學生用計數器在小組內撥34和43,完成第21頁例題的天空,然后進行“幾十幾”數的聽寫練習。 四、組織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數一數我們教室里有多少個同學,看誰數得又快又對,并告訴同學們你是怎樣數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小朋友們愛吃香蕉嗎?白菜博士給大家帶來多少根香蕉呢?請小朋友們5個5的從5數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這么多星星,怎樣數呢?學生數過后,指名說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4、“想想做做”第4題。 指名讀出圖上的數,并說一說這些數所表示的意思,然后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哪里有幾十幾的數,先給小組的同學說一說,在告訴全班同學。 5、“想想做做”第5~7題。 學生獨立完成,小組檢查。 五、總結評價 談話:小朋友,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樣的數呢?下課后再找一找在哪里能發現“幾十幾”的數,把它告訴老師或同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2-3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口算。 2、了解加、減發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3、培養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的意識,培養同學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態度。 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題 1、設置情境。 談話:小猴最愛吃桃子,看,(出示場景圖)提問: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看圖列式,思考算法。 提問:根據這幅圖,你會列出兩個加法算式和兩個減法算式嗎?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算式 30+4 = 4 +30 = 34-30= 34-4 = 提問: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34-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 小結:你們是根據數的組成來思考的。34+4就是把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34-30就是從3個十和4個一里去掉3個十,還剩4個一,還剩4個一。 提問: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樣算? (1)4個一和3個十和起來是34。 (2)因為30+4 =34,所以4 +30=34。 3、解答“試一試”。 提問: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樣算? (1)4個一和3個十和起來是34。 (2)因為30+4 =34,所以4 +30=34。 談話:“34-4”你會算嗎?填在書上,并輕聲地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指名交流。 4、介紹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1)介紹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稱,在每一個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稱。在加法算式里,像這里的30+4 =34中,相加的兩個數,你能給它們起個名字嗎?對了,相加的這兩個數都叫做加數。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做什么呢? 講述:兩個加數相加的結果叫做“和”。(邊說邊在“30+4 =34”的算式下面板書各部分的名稱:加數、加數、和) 提問:誰來說一說算式4 +30=34中各部分的名稱。 (2)介紹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談話:減法算式中的各部分也有名稱。在34-4 =4里,減好前面的數叫做什么?請你猜一猜。 講述:減號前面的數是被減數。(板書:被減數) 那么,減號后面的數又叫做什么呢?指名說。 減號后面的數叫做減數(板書:減數) 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什么呢?請學生試著說說。 減法算式中的得數叫做差。(板書:差) 指名說出算式34+4 =30中各部分的名稱。 (3)提問: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有什么區別? 二、教學“想想做做” 1、第1題,看小棒圖寫算式。 2、第2題: (1)出示20只白兔和8只灰兔的圖片,讓學生說圖意。 (2)根據左邊20只白兔和右邊8只灰兔,列出四個算式。 (3)組織交流:算式是怎樣列的?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3、口算第2題。 同桌同學合作練習,說出得數。 交流:說說怎樣想的? 提問:根據60+3 =63能想到其他三個算式嗎? 4、第4題。 (1)讓學生根據表中第一行的名稱說說左表用什么方法計算,右表用什么方法計算。 (2)算一算兩張表中的得數。 (3)校對。 5、第5題。口算。 6、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后評講。 7、第7題。 (1)指導學生看圖中的對話,然后說說題意。 (2)列式計算。 三、全課總結 講述: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并且知道了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加號前后的數都叫做“加數”,加得的結果是“和”;減號前面的數是“被減數”,減號后面的數是“減數”,減法中的得數叫做“差”。練習五 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 教學目標: 1.鞏固100以內數的組成,鞏固學生對數位與計數單位的認識,會讀,寫100以內的數。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的簡單計算的口算方法。 3.讓學生做數學,體驗數學的過程,用活動的形式讓孩子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4.培養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數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教學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