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二冊全冊第四單元教案
四、有趣的圖形
單元教學目標
1、 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
2、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 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
4、 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 正確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體會面在體上。
2、 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區分,了解它們的用途。
3、 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圖形,了解用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把課前準備好的學具拿出來。
2. 小組互相介紹。
3. 小結學習情況。
一、 新課教學
1. 小組匯報:
一邊介紹圖形一邊拿起實物模型。
2. 歸納板書:
長方形 圓 三角形 正方形
3. 在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形狀的圖形嗎?
(1) 小組交流
(2) 匯報評議
二、 鞏固練習
1. 連一連
仔細看清題意,獨立完成。
2. 涂一涂
按要求畫一畫。
3. 想一想
請你接著畫下去。
4. 數一數
眼睛看仔細,試做,校對。
動手做(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圓、長方形和正方形。
2、發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難點:
動手實踐操作。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欣賞圖案
1. 出示圖案:
風車 扳手 萬花筒 青蛙
2. 引導觀察
3. 小組討論:
每人分別選一個圖案指出這個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4. 匯報交流
5. 小結評議
6. 介紹圖案的作用
二、 練一練
1. 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題意,動手畫一畫。
2. 擺一擺
(1) 用3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擺兩個三角形最少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
(2) 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動手做(二)
教學目標:
1、 通過折紙,剪拼等活動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能對簡單圖形進行分解和組合。
2、 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折出圖形,拼出圖形。
教學過程:
一、 折一折
1. 把一張正方形紙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先想后實踐,再對比。
2. 把長方形、三角形、圓的紙分別折成一樣的兩部分,怎么折?
剪一剪,比一比。
二、 拼一拼
1. 利用上面剪出的圖形拼一拼。
2. 展示你的作品。
3. 你還能拼成別的圖形嗎?試一試。
三、 練一練
1. 動手剪一剪,拼出有趣的圖形。
2. 口算訓練比賽。
3. 折飛機。
自己動手研究,實踐制作。
4. 你能用一張長方形的紙,折出一個正方形嗎?
5. 將一張正方形的紙剪成四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用這些三角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