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正負數》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感知正數與負數,初步體會生活中的負數是根據需要來界定的,體驗具體情境中的負數;知道正負數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個情境中成對出現的兩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舉例、嘗試、探索等數學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辨證思維能力和問題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民族自豪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天氣預報圖,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溫度。現在誰能說說,你知道哪些有關溫度的知識?
(1)、溫度有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有零度;
(2)、零度既不是零上溫度,也不是零下溫度,而是分界點;
(3)、以前學過的數只能夠表示零上溫度或零度;
(4)、-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5)、城市的溫度與它們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關……
2、分類:大屏幕上這些表示溫度的數,每個小組桌面上的信封里也都有一套。下面請四人小組合作,把這些數分分類。
學生匯報分類情況,將數字卡片貼在黑板上。
講述:第一類,像5,13,20,32,…都是正數,有時在正數前面添上“+”號,如+5,+13,+20,+32;第二類,像-2,-12,-20,…都是負數;0該歸哪一類?你有什么問題?
板書: 負 數 分界點 正數
5、13、+20、+32……
-2、-12、-20……
0
老師這兒還有兩個小數,讀一讀:+7.6,-3.4,你們說該歸哪一類?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正負數”。(板書課題)
3、誰知道正負數是哪個國家的人們最早使用的?我們來聽聽小博士是怎么說的:(放錄音)
二、聯系圖示,感受負數。
好,昨天老師布置了一項作業,讓大家回去了解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溫度這樣的現象,下面先請大家在小組里說一說:還有哪些量需要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呢?
小組匯報,配合實物演示,如存折等。隨機出示書中習題:
1、世界上最高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這個高度表示為+8848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魯番盆地的高度,應表示為( )米;海平面的高度為( )米。
對于這道題,你有什么疑問?你知道“海拔高度”是以什么為標準的嗎?“高”和“低”是相對的,說明正負數也是……?誰還會說?
非常好!像這樣相對的正負數例子,哪一組還有?
2、如果小華家月收入2500元記作+2500元,那么他家這個月水、電、煤氣的支出200元應記作( )元。
3、如果電梯上升15層記作+15層,那么它下降6層應記作( )層。
這是以哪里為分界點?(電梯原來所在位置)上升和下降正相反,那么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呢?
4、如果進了3個球記作+3,那么失2個球應記作( )。
還有誰有不同的發現?繼續舉例!
5、游戲:錘子、剪刀、布。
先說說能用今天學的正負數來記分嗎?怎么記?同桌兩人一組,共玩五局,要求邊玩邊記分,記住:平局別忘了記分。開始!
局數
姓名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三局 第四局 第五局記分規則:勝一局,記1分;平一局,記0分;輸一局,記-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