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正負數》教案
哪一桌同學來匯報?
三、基本練習。
1、試一試:青蛙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它每次跳3格,請寫出青蛙每回跳到的位置所表示的正負數。(學生回答完,動畫顯示)
第一回:青蛙從0點連續向右跳兩次,記作?我記作+2行嗎?為什么?
第二回:青蛙從0點連續向左跳兩次,記作?為什么?
第三回:青蛙先向右跳1次,再連續向左跳兩次,記作?我記作-6行嗎?為什么?
觀察這幾個數:+6、+3、0、-3、-6,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正負數比大小時可以借助直線上的點,越往右越大。
2、老師這兒有一些數,可是順序打亂了,誰愿意幫忙排一排?先讀出卡片上的數,并說說它是正數還是負數。
+6,-8,+38,27,-60,0,-100。
把卡片發給學生,讓他們從小到大排成一隊,其他同學當裁判。
為什么-60比-100還大?(也可借助直線)
3、做一做:填書93頁(2)、(3)。投影匯報。
(2)請你在表格內用正負數記錄小明家的收支情況。
5月4日 爸爸工資收入1500元。
5月6日 水、電、煤氣支出200元。
5月12日 電話費支出120元。
5月15日 媽媽工資收入1400元。
5月20日 爸爸購買衣服支出150元。
5月28日 訂報刊、買書支出80元。
5月31日 結算本月伙食費支出650元。
填表,然后小組匯報。
(3)下圖每格表示1米,小華剛開始的位置在0處。
西 東
a、小華從0點向東行5米,表示為+5米,那么從0點向西行3米,表示為( )米。
b、如果小華的位置是+7米,說明他是向( )行( )米。
c、如果小華的位置是-8米,說明他是向( )行( )米。
d、如果小華先向東行5米,再向西行8米,這時小華的位置表示為( )米。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問題?
你認為誰的表現最出色?
五、拓展練習:下表記錄的是上一周小麗每天做作業的時間。
(1)、平均每天做作業的時間是( )分。
(2)、如果把每天做作業的平均時間作為標準,超過平均時間用正數表示,不足平均時間用負數表示,請把下表填寫完整。
星期一
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平均時間30分10分25分15分20分
你從表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什么叫“以平均時間為標準”?
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調查了解,感受生活中的負數。
(由于負數的學習是在正數基礎上的拓展,與正數的意義相比,學生在理解上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應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與學生生活素材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讓他們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在數據的收集過程中,認識負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整節課力求做到“動靜結合,張馳有序”,使學生愉快地學習。另外,課件的設計新穎獨到,獲得了福建省“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課例評比一等獎,選送全國參賽;并被中央電教館評為“國家基礎教育優秀示范課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