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5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1、 我們已經認識了鐘面,也學會了認時間,你能介紹一下,你早上起床的時間嗎?
2、 袁老師平時起床比較早,不過雙休日,就要睡得晚一些,(出示7時半的鐘面)你知道我昨天是什么時候起床的嗎?
3、 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時嗎?今天,我們要繼續來認識時間。
二、教學新課:
1、 學會認半時及書寫方法。
(1) 你是怎么知道這是7點半的呢?(時針在7和8之間,分針在6這里)誰聽明白了?
(2) 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誰來說?
(3) 這個7點半,比較規范的讀法應該是怎樣的呢?(同時板書書寫方法。7時半)
(4) 除了這種書寫方法,還可以怎么寫呢?(7:30)
2、 出示2時半的鐘面模型。
(1) 知道時什么時候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為什么不是3時半呢?
(2) 請你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3) 反饋書寫方法。
3、看來大家都已經會認半時了,那么這個時間你能認嗎?(出示一個刻度不全的表,認9時半。)
4、練習認時間及書寫。p93做一做。
(1)你能看懂這位小朋友上學的時間嗎,請你用兩種方法記錄下來。
反饋,表揚書寫。
(2)這四個時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為什么你認半時能認得那么快呢?
(3)小結:對分針指著6,就表示半時。這時時針在兩個數的中間。
5、機動:p95第4題。
三、小結:
1、師小結所學內容。
2、游戲:撥鐘。
師說一個時間,學生撥時間。
同桌合作撥鐘。
第九單元:20以內的進位加法(共 課時)
第一課時:9加幾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6~9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小棒18根。
學具準備: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 教學例1 :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p96~97的全景圖。
教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什么?
(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2.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學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學生可能出現三種算法:(1)數數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數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著數10、11、12、13, 一共有13盒。
(3)湊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飲料放在箱子里湊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