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第一單元教案
擺一擺,想一想……………………………………………………1課時
5、人民幣的認識(4課時)
認識人民幣…………………………………………………………2課時
簡單的計算…………………………… …………………………2課時
6、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15課時)
1.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3課時左右
2.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 ……………………………………4課時左右
3.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6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2課時左右
7、認識時間(3課時)
小小商店……………………………………………………………1課時
8、找規律(4課時)
9、統計(3課時)
10、總復習(5課時)
第一單元:單元教學計劃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位置)
單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開放性和鮮明的時代特點,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兒童在生活中對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再學習從兩個維度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如某個同學在第幾組第幾個的情況,使學生能采用適當的方式描述物體間的位置關系。本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是根據學生的已有的經驗和興趣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的認知順序進行編排。也就是從學生最熟悉的生活場景,如汽車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學,在各種操作、探索的活動中,觀察、感知、猜測、感覺“上、下、前、后、左、右”的含義及其相對性。在親身經歷物體的位置關系和變換的過程之后,引導學生把空間方位的知識應用于生活,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方位觀念。
單元教學要求:
1、 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使學生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
2、 使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 使學生能夠在具體情景中,根據行、列確定物體的位置。
單元教學重、難點:初步感受它們的相對性并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課時
課 題 上 下(位置) 設計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2、 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 初步培養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 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能確定物體上下的位置和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文試表述
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驗上下位置的相對性。
課前準備 動物分房圖若干;四只動物頭像若干;課件
課 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從生活經驗出發,初步體會上下的含義,培養想象能力
1、 看看我們的教室,你發現了什么?
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頂,穿透這棟樓房,你的上面還會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