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1 ie üe er》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漢語拼音第11課。
【背景知識】
課標指導下的漢語拼音教學不再是傳統的“孤立地、單純地”學拼音,而是“以人為本”多元化的整體教學。本課拼音穿插了看圖認字,還安排了一首有趣的兒歌,把漢語拼音、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各個方面有計劃地安排在一個有機的整體里,不但起到了鞏固拼音教學的作用,還增加了學拼音的趣味性,使學生體驗學會拼音的成就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理念】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鏈接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發展兒童語言。
3、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成為識字的主人。
【教學目標預設】
1、知識和能力:
能借助拼音認讀漢字“家、飛、機、有、兒、河、入、校”八個生字;能朗讀詞語、句子和兒歌,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2、過程和方法:
充分憑借情景圖,根據兒童直映式思維的特點,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學拼音認字的興趣。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識字的樂趣,體驗學會生字的成就感;培養喜歡朗讀兒歌的情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受兒歌的韻律美和語言美。
【教學準備】
1、課件。
2、蘋果樹,寫有生字的紙蘋果。
3、每個小組長準備8張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再現,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課前拍攝下來的學生課間活動中做的一些游戲。”
2、師:你看到了什么?(老師適時對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給予鼓勵)
3、小朋友剛才說的是你們大家在課間活動中做的一些游戲,這節課我們還要到另一所學校看看那里的小朋友課后干些什么?
〔課前拍攝學生課間活動做的一些游戲,豐富學生的生活情景,喚起學生對生活的再認識,激活學生的生活經驗。〕
二、看圖讀句子,自主識字
1、課件出示“課后”情境圖。師:這些小朋友在干些什么呢?(學生看圖說話)
⑴ 根據學生回答,點擊課件,出示3個音節詞:“飛機、大家、有趣”。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帶讀。
⑵ 點擊“飛機”一詞。師:你認識這兩個字寶寶嗎?你是怎么認識的?(師隨機對學生說出的不同識字方法給予鼓勵)你能給“飛”和“機”各找幾個朋友嗎?我們再來讀一讀吧!
⑶ 點擊“家”字:
① 師:這個字寶寶你見過嗎?在哪里見過它?
② 課件播放大街上拍攝來的帶有“家”字的廣告牌。師:現在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大街上去找“家”字,看誰的眼睛亮,找到了就大聲地讀出來。
③ 師:通過剛才這個活動,你明白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識字)是啊!只要大家做個生活的有心人,你認的字會越來越多。
⑷ 你能用上“有趣”這個詞來說說剛才這個活動嗎?
2、課件隨機出示句子:“課后,大家一起疊飛機,做貼畫,捏泥娃娃,有趣極了。”
⑴ 師:我們上課很有趣,其實下課后也有很多有趣的活動。不信,你去讀讀。(讓學生自由讀句子)
⑵ 請你把這句話讀給六人小組的其他小朋友聽。
〔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漢字是到處都有,隨時可見。我們“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積極利用。”本環節設計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進生活,自己去發現漢字的資源,感受生活中的漢字文化。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還可以讓生活成為學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