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復習三》教研活動實錄
【活動主題】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時間】
2003年10月17日上午。
【活動地點】
大會儀室。
【活動內容】
1、聽馮俊梅老師上課。
2、結合這堂課,圍繞本次教研活動主題進行探討。
【活動目的】
為了讓全組教師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第六屆教研月活動中,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新課程一起成長。
【主持人】
馮俊梅。
【主講人】
馮俊梅。
【記錄】
袁楊。
【組員】
劉艷花、潘莉、袁楊。
【活動過程】
1、主持人發言:
剛才全組的老師們聽了課,下面就請老師們結合這堂課,并根據本次教研活動的主題──在課堂教育中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統一的三維目標,圍繞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深入探討,希望老師們各抒已見。
2、馮俊梅老師發言:
《復習三》教學設想:
〖對學生現狀的分析〗
初入學的兒童好動,有時注意不持久,我們班的孩子,由于家庭環境的不同學生獲得的知識差異較大,根據低年級兒童的特點和本班學生的情況,我以這樣四個方面來考慮《復習三》的教學的:
1、本節課不僅要復習拼音,復習已學過的漢字,而且要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2、學習內容的安排不能是單一的而應是多元的。把復習拼音,漢字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們及早獲得成就感,培養學生語言綜合素養。
3、努力營造民主和諧,互動的學習氛圍。
4、較好地體現“知識與技巧,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統一的“三維目標”。
〖對教材的分析〗
《復習三》這部份安排了四項內容。一是比較形近韻母。二是拼讀音節,并恰當地和圖連起來。三是認讀詞語。四是讀兒歌并動手拼一拼,我把它分為兩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1~3題,在這之前,孩了們已經學完了全部聲母,6個單韻母,12個整體認讀音節和9個復韻母,因此,我在原有的教學目標上增加了三個內容,這樣,教學更系統些,學生可以從中悟現一些復習方法,同時也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的復習,僅僅是完成幾道題而已的機械教學結構。
〖教學設計〗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讓四位住戴著頭飾的孩子上臺,引導學生拼出音節,明確本課內容──復習。
二、復習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
三、練習第一題──我會讀
1、想一想:哪些復韻母長得特別像?
2、指名回答。
3、出示單韻母卡片 i、 u、e、r,引導學生組合成 ie、ei、ui、iu、er。
4、指名書寫,評價。
5、找自已的名字或其他人的名字中找含有這些韻母的音節。
6、用“er”組成不同的詞。
四、練習第2題──我會連
1、出示圖片。
2、拓展訓練,引導學生了解烏龜、袋鼠、鴕鳥的有關知識,了解與梅花,柳樹,小橋有關的內容。
3、看圖拼音節連線。
五、練習第三題──我會認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2、觀察每一橫排的四個詞語有什么相同點。
3、選詞進行說話訓練。
〖課后反思〗
本課的設計理念就是讓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者統一的三維目標”,本堂課的設計總體上講較好地體現了這一要求,有兩個地方壟斷突出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