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3 ang eng ing ong》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及評析
⑶ 帶領同學讀一讀。
2、拼音娃娃可真最調皮,你看,他又悄悄的躲進小朋友的名字里了。睜大我們的小眼睛,找找看,躲在你的名字里嗎?如果在,請你上臺來拿你的名字卡。讀給四人小組的小朋友聽一聽:
gu zhi heng lu jing huang mei dan zhao shu ping
ji wu yang zhumeng jie chenjing jia mengzi an
zhu xiaoheng huang jialei songjiamin fangmengjia
zhu yu feng jingyu ping wangling zhujingyan
3、總結:
小朋友,到現在我們已經把拼音全部學完了,拼音無處不在,只要小朋友留心觀察,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
【教后評析】
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既是幫助學生識字和學好普通話的有效工具,也是學生認知銜接的橋梁和紐帶。怎樣才能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學生易于接受也樂于接受呢?朱老師在本堂課上向我們作了很好的示范。
一、借助圖畫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畫面鮮艷的彩圖對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它不僅能幫助小學生讀準音節,而且提供了圍繞音節訓練說話的具體材料。如在學習音節“fáng wū”時,教師先出示房屋的圖畫,并問“你看見了什么?”讓學生有了一個明確的概念,然后再引出音節“fáng wū”,并指導學生正確拼讀,接著再利用圖畫進行說話訓練“你看到了怎樣的房屋?”學生有的說“漂亮的房屋”,有的說“美麗的房屋”。在這樣的訓練中,學生不僅對“fáng wū”這個音節詞進行了鞏固,更是豐富了想象力,練習了說話,發展了語言。課堂上像音節詞“shuǐ píng”的教學設計也是如此,同樣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借助游戲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無疑是教學漢語拼音的有效途徑。在這堂課中,朱老師采用了猜謎語的形式引出“huā shēng”這一音節詞的教學;在課末把寫有學生姓名的拼音卡片出示在黑板上,讓學生拼讀尋找……這樣豐富多彩的游戲形式無疑是把拼音教學和孩子的生活拉近了距離,是低年級學生易于接受和樂于接受的。
兒童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一種由于機體需要而產生的穩定、持久的內驅力。如果能造成認識結構不平衡的信息輸入,就可引起濃厚的學習興趣。鑒于拼音符號抽象枯燥的特點,在拼音教學中,教師如果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拼音將有可能成為孩子學習上第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我想,在朱老師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的幫助下,孩子們已經喜歡上了拼音,更能學好拼音。
對于結尾的設計,有一點陋見或許一下子出示太多的拼音對于一年級小朋友來說難度較大,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