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復習四》教學實錄
【教學目標】1、復習聲母、韻母;通過“找朋友”、“貼圖”、拼讀兒歌等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使學生更熟練、準確地拼讀音節。
2、在活動和游戲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3、體會學好拼音的作用,激發借助拼音識字學文的興趣。
【教學思路】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課前將教室布置成可愛的拼音王國,墻壁上貼著聲母家族和韻母家族的全家福。孩子們都戴著各式各樣聲母或韻母的頭飾,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拼音王國中快樂的拼音娃娃。教師戴著受孩子們歡迎的小白兔的頭飾。上課伊始教師就以動物王國小兔姐姐的身份出現在拼音王國里,通過制作精美的課件將孩子們帶入情境中,整節課小兔姐姐和拼音娃娃的身份貫穿始終。
教室的布置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氣息;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拼音娃娃,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使之主動參加,積極活動;活潑、可愛的小白兔是孩子們喜愛的小動物,教師放下威嚴以“小兔姐姐”的身份出現在課堂里,真正成為和孩子們平等的大朋友。通過創設情境將孩子們帶入充滿童趣的童話世界中,在情境中輕松學習。
2、復習鞏固聲母、韻母:
對聲母、韻母的復習鞏固我打算采取學生自主介紹和代表介紹的形式進行。
用口訣、順口溜幫助加強對形近、音近的聲、韻母的區分。
每個學生都是拼音王國的小居民,有著自己的拼音名字。采用自主介紹的方式復習,更有利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因為學生人數有限不能包含所有的聲、韻母。單韻母、前鼻韻母、后鼻韻母的復習采用代表介紹的方式可以彌補這一不足。形近、音近的聲、韻母的區分對入學不久的孩子們來說有一定難度,口訣、順口溜可以幫助孩子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組合音節、拼讀音節:
對音節的鞏固復習環節中我采用了在“找朋友”的游戲中自主學習的方式。戴著不同聲母和韻母頭飾的學生相互找朋友,找到后先介紹自己,再拼拼組成了什么音節后寫下來。先小組介紹后向全班匯報。
“寓學習于游戲和活動中”是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辦法。學生自主地組合出音節比教師直接將音節出示給學生更有意義。在進行拼讀訓練的同時加強了對學生觀察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一舉數得。
4、小組合作,拼讀音節詞:
“貼圖”游戲是對音節詞的拼讀訓練。讓學生合作將動物的圖片貼到相應的音節下面(同時出示漢字)。要想貼正確就必須拼讀出音節。
音節詞帶有聲調比單個音節的拼讀難度大。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程度相對差些的孩子在別人的幫助下完成拼讀。出示音節的同時出示漢字,讓學生體會學好拼音的作用,激發借助拼音識字學文的興趣。
5、合作探究,拼讀音節句:
小兔姐姐遇到難題了:一首兒歌不會拼讀。拼音娃娃齊來幫忙,教小兔姐姐拼讀。這首兒歌只有短短的六句,我仍然采用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初讀、練讀、展示。每組拼讀一句,先在小組內練習讀,再教小兔姐姐讀。學生練習拼讀的方式可以自由選擇。或齊讀,或個別讀,或做動作讀……
請孩子們幫助小兔姐姐解決難題,可以激發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每個孩子一定會躍躍欲試。兒歌又是低年級學生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瑯瑯上口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拼少寫,既能糾正其發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