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菜園里》教學設計12
⑵ 學生自主學習字詞。(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⑶ 師生互動,檢查自學:
師:我就是農民伯伯,你現在幫我貼上蔬菜名稱,還要告訴我,這是什么?(學生拿詞語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讀:這是。全班跟讀:這是。)
當遇到“豆角”和“白菜”時。
師:我的菜園里沒種白菜和豆角,等會兒上海小朋友來了,你幫我介紹一下,我現在想聽聽你是怎么介紹的?(學生互相補充介紹)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的識字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看主動識字的愿望。創設“貼名稱”的情境,正是為這一目標設計的,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學習漢字的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
⑷ 認字:
師:小朋友,我這個農民伯伯沒上過幾年學,年紀又大了,這里有幾個字寶寶,不認識,又記不住,你們能教教我,幫我記牢它們嗎?(出示生字卡片:菜、園、豆、角、蘿卜、心。)
① 一生讀一次,老師讀一次(錯誤指出),全班齊讀一次,并講講怎樣記住字形。
② 同桌互相檢查,讀對了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讀錯了就幫幫他,改正過來也給他畫上五角星。齊讀二次。
(設計意圖:老師在一年級學生的心目中是了不起的,自己能當小老師更了不起,更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書寫指導
1、學寫“卜”字:
⑴ 師:這個字比較簡單,請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來寫這個字。
⑵ 看看“心”上有幾點,分別點在田字格的位置?
⑶ 老師范寫一個,學生書空。
⑷ 學生練習3個。
2、作業講評。
四、布置作業
做做課后作業第三題,畫畫連連。
第二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
1、師:老師做幾個謎語給小朋友猜一猜,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身穿綠裳?什么高高打燈籠?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長個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黃?(學生搶答)
2、師:茶園里,多有趣!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兒歌。好嗎?
(設計意圖:猜謎語的形式引入兒歌的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朗讀,背誦兒歌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景,學習兒歌
1、初讀兒歌:
⑴ 師:上海小朋友到菜園里參觀時,聽農民伯伯說,我們小朋友很能干,想和我們進行兒歌朗誦比賽。我們班小朋友想不想贏他們呢?那么,我們怎樣朗誦才能贏他們呢?(學生交流)
(準確,流利,有感情方面回答。)
⑵ 師:同學們把書翻到95頁,借助拼音,首先把兒歌讀準確。
⑶ 學生自由朗讀兒歌。
⑷ 現在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們讀得怎樣:(先請2名優生讀,開一列小火車,最后請2名后進生讀。全班齊讀兒歌一次。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創設“朗讀比賽”的情境,正是根據這一教學理念設計的,激起了學生朗讀的興趣,積極為比賽作準備。)
2、細讀兒歌:
⑴ 師:同學們會正確地讀兒歌了。要把兒歌讀得流利,有感情,還要把兒歌讀懂,讀了一行兒歌,你能說出知道了什么?現在小朋友再細細地讀一讀兒歌,想你知道了什么?
⑵ 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⑶ 全班交流。
① 豆角青青細又和,黃瓜身穿綠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