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實錄及點評
師:從超市買東西出來,你有什么感受?
生:買東西很方便。
生:收款阿姨用電腦算賬很快。
師:的確是呀,自選商場商品多,結算快,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
2、情趣化識字:
師:誰能看圖片讀對下面的詞語?
生認讀,有認讀錯的,老師請其他學生幫忙。
師:咱們玩?zhèn)游戲,我指“面包”圖片,你就找到對應的詞卡。準備好,看誰最先找到。老師隨意指卡片,學生找卡片,舉卡片。
師:下面咱們比一比,看哪一小組同學都能讀對。
生以小組為單位,一人讀一個詞,全讀對的小組老師獎勵一面小旗。
師:這些生字你哪個已經(jīng)認識?怎么認識的?不認識的怎么記住它?組內(nèi)交流。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生生互動,師參與其中。
師:再讀黑板上這些詞語,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自由讀后)我發(fā)現(xiàn)第一排詞語都是食品。
生:我發(fā)現(xiàn)第二排詞語都是生活用品。
生:我發(fā)現(xiàn)第三排詞語都是學習用品。
師:你試著再舉幾個例子。
生:舉例
3、讀通、讀順短文,暢談感受:
師:鼓勵學生“趁熱打鐵”自由讀短文,巡視個別指導。示范讀長句子。
生:體會后再讀,同桌比一比。
4、抓重點,指導寫字:
師:經(jīng)過觀察,你覺得這幾個生字,分別注意哪個筆畫?
生:我覺得“牙”字第二筆“豎折”要一筆寫成,且折要寫長一些。
生:尺的撇捺要伸展。
生:毛的豎彎鉤,要拐得好看些。
師:對,豎彎鉤寫得圓渾些才更好看?蠢蠋煂懸粋。師范寫,鼓勵學生寫規(guī)范的字,老師引導學生同桌互評。
5、 課后擴展:收集商品包裝,學會在實踐中學習。
四、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學生能夠依據(jù)教材,課前延伸,加深體驗;課后擴展,加強實踐。教學中學生能夠在“識字情趣化”的氛圍中互幫互學,愿意在生活中識字,活動成為學生互動、交流、溝通、對話的平臺,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體驗中感悟,在交流對話中提高。
體會:教材作為一種文本資源,它成為教師上課的主要依據(jù),教師以此為依據(jù)進行課前延伸和課后擴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開放的課堂教學。
不足:課堂要開放,同時也應根據(jù)地區(qū)的不同適時地調(diào)整。
教材內(nèi)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自選商場》
五、點評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是課標倡導的基本理念之一。要開放,就要我們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凡是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的,能開發(fā)與利用的物質(zhì)的、精神的材料與素材,都是課程資源,教師在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設計上,都很好地體現(xiàn)運用課程資源,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開放。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情境,學生在這一情境的平臺上,學得主動,學會互幫互助,懂得生活是識字的大舞臺。
其次,教師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課程資源,使教學呈現(xiàn)“開放”局面。課前,教師布置學生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購物,(農(nóng)村的孩子可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或課前讀預習)充分利用生活資源,為“到生活中識字,感受超市購物的方便”奠定基礎。課中,把學生認知差異作為課程資源,組織學生互幫互學,學生在情趣化的氛圍中學得積極、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