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第二課時教學案例與評析
四、讀一讀
師:剛才老師巡視了一下,同學們都劃對了。但,你會讀嗎?
生:會。(語氣肯定)
師:好。(步步緊逼)讀這三次對話時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都想把自己的做法說出來讓大家聽。不管對否,老師都應給以簡單的評價,然后匯總出一套可行的方法。幻燈片出示)
讀正確、流利。
讀出燕子媽媽親切、耐心的語氣。
讀出小燕子在一次次取得進步時的快樂心情。
(讓學生自己說出讀課文應注意的問題,而不是教師一味地灌輸,這樣不但鞏固了學習方法,還培養了良好的閱讀習慣。)
師:找個伙伴,把對話讀一讀吧!
(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讀書效率,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五、演一演
師:剛才我們按要求讀了課文,現在可以把這個故事表演一下嗎?
生:(齊答)可以。(學生情緒高漲,一聽說要表演,就來了興致,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師:別著急。要想當好演員,把節目演好,我們還得把剛劃的對白記好才行。
(出示投影字幕)
燕子媽媽: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小燕子: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燕子媽媽:你說得對。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么不一樣?
小燕子: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燕子媽媽: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小燕子: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燕子媽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這些對白,一邊記,一邊還可以加進自己的想象。
(學生記對白,非常投入。)
師:現在請倆位同學分角色扮演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分別帶上頭飾)
……
(學習過程中,兒童最大的需要就是自我表現的欲望。表演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發掘了個人的創造思維能力和合作精神。)
師:他們表演得真棒,有自己的想象,特別是這位演小燕子的同學演得很出色。最后一個畫面還要表演下去,這回你繼續演小燕子,我來演媽媽。(師帶上燕子媽媽的頭飾)
師:孩子,你懂得了什么?
生:冬瓜和茄子不一樣。
師:孩子,你還懂得了什么?
生:只有認真仔細觀察事物,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師:你能像小燕子那樣認真仔細嗎?
生:能。
師:你能不能再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生:冬瓜的花是黃色的,茄子的花是紫色的。
師:你真棒。同學們,剛才我們是通過了仔細看,發現了冬瓜和茄子不一樣。除了看,我們還有哪些辦法呢?
生:摸一摸。
生:聞一聞。
生:提一提。
……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給學生創造、創新、自由發表的機會。)
師:想做這個游戲的舉手。(許多同學舉手)現在請舉手的同學當小燕子,沒舉手的當燕子媽媽。
(學生全體參與,主動參與。)
師:你能像小燕子一樣仔細觀察你帶來的蔬菜和水果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小組內比比看,誰觀察得最仔細。
(實踐活動,運用觀察方法,訓練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也似小燕子一樣感到進步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