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三》教案
【教材分析】
本課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三”中的“我的發現”,此部分有12小組字:上面的四小組都是橫線前的字加上偏旁成為橫線后的字,中間的四小組則是橫線前的字去掉偏旁成為橫線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組都是上面一個字分別由下面兩個字組成。此題是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的練習,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在探究和發現中學會學習,并體會發現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對象分析】
我班的學生有的十分聽話,一切順從教師和家長,成績好,但沒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說就說;非常隨便;有的個性很強,雖有自己的見解,但以我為中心,心中沒有集體概念,學習欠自覺。《新課標》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主動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認為若在堂上積極實施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能很好地改變本班學生的現狀,學生將受益非淺。《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學習,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集體精神,而不再以自我為中心,在合作學習中也學會了互相幫助,培養解決問題、組織能力。在探究學習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主張,培養創新思維,從而體驗獲得新知和能力的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激發學習的激qing,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這也是現代社會對新型人才的要求。
“語文園地三”“我的發現”安排7個字要學生認,《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盡早、盡快、盡可能多地認字,以便及早進入漢字閱讀階段,給學生打開一個生活經驗世界之外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這對于發展學生的情感、思維,對培養獲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依據新理念,在學生認識了這7個生字后,我還引導學生閱讀我搜集的兒歌、故事、古詩,讓學生在閱讀中鞏固平時所認的字,又在閱讀中認識新的字,既增長了課文知識,又在閱讀中積累了詞語。
【教學目標】
1、教養目標
⑴ 會認“字”“代”等7個生字,激發主動識字的愿望,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⑵ 正確朗讀詞語、小詩。背誦小詩《小鳥》。
2、教育目標:
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愿意愛護身邊的環境。
3、發展目標:
⑴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⑵ 拓展學生的識字面。
⑶ 與同學交流時,敢于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識字方法,并將識字方法運用到課外識字。
【課前準備】
1、靈靈姐姐圖像。
(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動物圖片。
3、搜集兒歌、童話故事和古詩并打印,給沒認過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紙制作花兒、識字蘋果樹。
5、字卡。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在學習語文園地一和園地二時,我們和靈靈姐姐共同學習,共同發現了一些識字方法,還記得是什么方法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的方法)瞧,誰來了?(教師手里套著“靈靈姐姐”圖像扮演“靈靈姐姐”)小朋友,好!(靈靈姐姐好!)今天,我又想和你們這些愛學習的孩子到識字樂園去認識字寶寶,歡迎我嗎?(歡迎!)我們一起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