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年級學生造句的指導──《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札記
淺談低年級學生造句的指導──《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札記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太和鎮(zhèn)第二小學 涂桂華
由于低年級的孩子受年齡、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水平所限,造出的句子形式、內容單一,或千篇一律,應怎樣指導孩子造句效果才佳呢?我從以下兩方面談起。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人類語言的源泉是生活,有了生活才有語言。兒童從嬰兒期牙牙學語到學會說話,沒有老師也沒有教材,完全是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會語言。我順應這一規(guī)律,有意創(chuàng)設一個些情境,使孩子置身于真實有趣的情境中。
如:指導用“越……越……”造句。我給孩子讀了《自選商場》這篇課文,我讀的速度讓生好好體會。讀后提問:孩子們覺得 老師剛才讀這篇課文的速度怎樣?誰能說一說,要用上“越……越……”這個詞。生說:“老師讀課文時越讀越快,很有感情。”
二、交換角度
孩子小造句時常會出現(xiàn)“一呼百應”的現(xiàn)象。如果一個學生說“花兒好看”,那么后面的孩子就是“草兒好看”、“樹兒好看”……不是就是一種通病,要么句子內容干癟。我在指導造句就“對癥下藥”,防治這兩大通病。在指導“越……越……”造句時,又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字,寫在后的減慢,邊寫邊讓生用“…… 越……越……”說句子,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說起來。“老師在黑板寫字越寫越慢。”老師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使學生說出具有不同意思的句子,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使理解和運用有機地結合起來。
引導低年級學生說完整話──《識字二·自選商場》教學隨筆
北京市大興區(qū)榆垡第一中心小學 李艷梅
一年級學生剛入學,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地訓練,所以說話總喜歡說幾個字或接話或說半句話,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而表達能力又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尤為重要。
一年級學生要想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就要先學會說完整話,這就需要教師教學生怎樣說。剛開始學生很費勁,記不住把話說完整,老師就要發(fā)反復教,反復提醒,有時一句話要教很多遍。不過,學生年齡小,沒有形成自己的語言格式,所以老師教什么他們就會學什么,沒有其他干擾。開學一個多月以來,我班學生對于同學說錯的答案會說:“你說錯了,我?guī)湍慵m正……請你照著我的樣子說一遍”;“你說的不完整,我?guī)湍阊a充”等。
為了讓學生記住說完整話,每次在學生回答前一定要說出回答的方法。
如:提問圖上畫了誰?提示學生回答時說“圖上畫了……”
他們在干什么?提示學生回答時說“誰誰在干什么……”
你是怎樣想的?提示學生回答時說“我是這樣想的……”
在教學《自選商場》一課時,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何說完整話的滲透與指導。而且效果不錯,表面看沒有什么缺憾。但是當課后學校領導進行監(jiān)控時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課上只注意了對學生順向思維的訓練。因此,當問到什么是日用品時,學生就不會順著這樣的問題說完整話了。可見缺少逆向思維的訓練。導致學生只會按照教師的訓練直來直去地說話。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可塑性比較大,教師向什么方向引導,學生就會向什么方向發(fā)展。因此,教師要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成為拓寬學生思路的指引者,另外,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完整性,善于聽學生說話,時刻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得到訓練,確實達到提高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