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學萬學 學做真人-----《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案例與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國王要挑選一個孩子做繼承人,他發(fā)給全國的孩子一些煮熟的花種,并承諾:誰能用這些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繼承人。
課文以國王選擇繼承人為線索,分為國王宣布選擇的方式;雄日精心培育卻不見種子發(fā)芽;國王選擇了捧著空花盆的雄日為繼承人三部分來敘述。下面我就來談談教學中的一個小片斷:
師:小朋友,雄日是那么用心地在培育他的花種,可是十天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種子就是不發(fā)芽。而明天就是國王規(guī)定的日子了,可雄日的花盆卻還是空空的。如果你是雄日,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呢?
生1:很傷心。
生2:很難過。
生3:很著急。
師:你可能會想些什么呢?
生1:我可能會想,那可怎么辦呀,明天可怎么去見國王呀?
生2:我可能會想,我要不要去買盆花去見國王呢?
生3:我可能會想,我肯定是當不成國王的繼承人了。
……
師:可是最后雄日還是選擇了拿著空花盆去見國王,你知道是為什么嗎?
生1:因為雄日不想說謊。
生2:因為雄日不想騙國王。
師:對啊,雄日可真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板書:誠實)
反思:
崔巒老師說:“教學的最高境界是真實、樸實、扎實”,同時要“培植每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信心。要千方百計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看到自己的進步、能力和潛力,期待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學好語文不竭的動力。”而針對一年級孩子的特點,創(chuàng)設輕松有趣的學習情境很重要,這往往能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訓練的扎實。相對于低年級孩子,可以說:趣味是前提,扎實是目的。真正意義上的簡單,包涵了簡單的教學目標、簡約的教學內(nèi)容、簡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簡捷的教學方法等等。針對《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長課文,且情節(jié)較為復雜,思想教育的意味相對過濃的特點,我在預設中的第一個定位,就是要追求一種簡單。
這是一篇富含哲理的故事。故事的含義:誠實的品質(zhì)最可貴,但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理解水平相對低下,故事長,內(nèi)容多,未必能輕易讀懂,而且這又是第一課時,在以識字為重點之外,還應該怎樣定位一個學習目標呢?
我們都知道,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在學習做事上都易于粗淺、浮躁,不能用心持久地去完成一件事,誠實這一點很多孩子很快能表面理解,但深入的體會還需更多的理解體會。讓學生想象當時雄日的心情,可能會想些什么,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口頭表達能力,還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雄日誠實的可貴品質(zhì)。教育只有觸及心靈,才會在學生的生命中留下深深的印痕。在一次又一次心靈的震顫中,生命才會變得充盈而美麗,從中學到了怎樣做誠實的人。當然簡單并非是一種簡陋,它是一種境界、一種韻味,簡單的背后應該是精要,是智慧,是深刻,也是超越。重組是為求簡單,為求高效,但更為求一份厚重。這么長、這么復雜的一個故事,如按部就班地照著情節(jié)展開學習,學生往往只會停留在對課文蜻蜓點水般的認識層面上。“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一個地球”,重組就是為了給學生找出一個學習的支點,從而實現(xiàn)全面地提升理解水平。這對于知識水平相對低下的一年級孩子來說,應該意義更為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