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三)嘗試問題從學生中來
在上次聆聽了陳校長的一番話后感觸很深,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文,低年級問題從學生中來,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因此本次的課堂我也盡力著。如:看了國王的兩種表情圖后,讓學生提問題,學生提得還真不錯。學習"一絲",讓孩子們自己提有什么不明白的詞語,學生一下就找到了“一絲”。當然,我對“表情”等詞語也都進行了預設,學生沒提出來,看來他們是意會了。
(四)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孩子的潛力是無窮的,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就要努力開發他們的潛能。因此平時的課堂也好,公開課也好,我一直致力于這方面的訓練。這節課中,我安排了學生多次想象的機會。“想一想,雄日為培育花種做了些什么?”“你想對雄日說什么?”“你想對手捧鮮花的孩子說些什么?"等環節的創設,努力激活孩子們想象的思維,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們的語文素養。
(五)抓好朗讀、寫字常規訓練。
閱讀教學中,讀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課堂上,我努力抓好學生的朗讀,從讀正確到讀出感情,扎實地訓練著。我引領學生讀好文中的關鍵句,教師的范讀,學生的練讀,努力讓學生讀出聲,讀出形,讀出情,讀出味,讀得有所悟。寫字也是如此,一步一步指導好,力求學生寫規范、寫端正。
不足之處:
課上下來了,在反思的同時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有很多問題:1、在體會了雄日著急、傷心、難過的心情后,應讓學生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你是雄日,你會怎么做?”這樣一練說,“誠實”在孩子的心中會留下更深的印象;2、本想在教師激qing的過渡語、引導語的引領下再加上音樂的渲染,引領學生感受雄日當時的心情,由于音響的問題和教師言語的遺漏,課堂的高潮氛圍沒有達到。3、課堂中預設外的“小插曲”挺多,在及時地處理后,發現學生說到“大雄”的“雄”也對(一部動畫片里的人名),而我直接把他理解為“熊貓”的“熊”很不應該,應先聽聽學生的,再及時表揚一下孩子——做了生活中的有心人。
每個人的觀點不同,課堂上還存在著問題,很想聽聽大家的聲音,希望大家對我的這堂課多提意見、建議。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學反思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是一篇很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講述的是國王用一種獨特的方法選繼承人:誰能用種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誰就是他的繼承人。規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成為繼承人。這是為什么呢?故事懸念迭生,引人入勝。不讀到故事的最后,就不能解開謎團,原來,“我發給你們的花種都是煮熟了的。” 多么生動的故事啊!在樸素的文字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內涵:誠信是最可貴的!
本課重點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所以我力求創設情景,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課文中的孩子和國王,悲孩子所悲,喜國王所喜,力求使學生忘掉自我,融入故事之中。課堂上自由讀時,看到學生那津津有味的表情,時而又來個小小的動作,我都不由自主地與她一同醉在文本情感的體會中去。
課文中有許多的人物留給我們很多空白點,我班同學本來就喜好表演,我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文本后,走進文本,在文本中真切地感受人物的心理。在故事背景了解以后,雄日那么焦急地等待花種發芽,可它就是不發芽。國王規定的日子到了,這一天的故事是高潮,而文本中著重寫了這個過程,我就抓住這個空白點,讓孩子們時光倒流,回到很久很久以前的那個街頭場景。學生興趣高昂,都在讓自己成為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孩子還像模像樣地做著動作,學著他們的表情。有的說:“我是雄日。別人的花怎么那么美麗啊,難道是我的方法不對?!好象也不是啊,我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啊!”(做撓頭狀)有的說:“那個雄日怎么拿個空花盆來,國王肯定不會選中他做繼承人的!”(指指點點)有的說:“我的花多漂亮啊!這次國王一定會選中我的!”有的說:“:我是國王,我看到那么多美麗的花,很傷心。我剛剛在人群中看到那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雄日,我真高興,他很誠實,我很放心把國王的位子交給他。”(說著擄了擄胡子,松了一口氣。)有的說:“我是那個手捧美麗鮮花的孩子。哎!早知道這樣,我就不去買那盆花了,真的很后悔啊,像那個小朋友一樣誠實一點多好啊!”有的說:“我是雄日。雖然我的花沒有發芽,但我真的很認真地培育它們了,所以我還是決定來街上看看,沒想到國王真的選中我了!”有的說:“我是雄日的媽媽。我的孩子平時很誠實,相信他是金子肯定能發光的。”(說著抹了一把眼淚。)有的說:“我是國王身邊的大臣。我想現在我應該重新宣布:誰是最誠實的孩子,誰就是國王的繼承人。”(做著宣布圣旨的樣子。)還有的說:“我是一個圍觀的老奶奶。這真是一位聰明的國王,他用了一個好辦法,幫我們選了一位誠實的國王,將來我們肯定有幸福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