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蘭蘭過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常識性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新奇美觀的潛水橋和輕巧實用的塑料橋,同時也讓我們了解了迅速發展的科技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本篇教學設計力求體現一種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讀為主線,由“初讀”到“細讀”到“精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讓學生在朗讀、表達中感悟語言、學習語言、積累語言。注重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知識,使學生的認知得到發展。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里始終處于積級主動的學習狀態。同時,通過一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啟發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學生動手設計未來的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認識“梁、程”等12個生字。會寫“蘭、各”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橋及它們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請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難點是如何理解這些神奇的橋,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1、教師:多媒體課件的準備。2、學生:提前布置學生畫一幅自己見過的橋或者自己心目中的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認識書寫本課生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導入新課:同學們,老師在課前布置大家畫一幅有關自己見過的橋或者自己心目中的橋的畫。大家都畫好了嗎?(學生進行反映)
教師:大家都做的很棒。現在啊,老師再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整理一下自己的畫。等一會讓我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要求大家邊展示邊講解一下自己的作品。
2、展示學生的畫,并要求學生自己介紹自己的畫。說一說,議一議。
(有條件可以在課堂上投影學生的畫。邊展示邊描述。)
3、過渡:從古到今,橋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當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橋也在不斷地變化著。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片新的課文《蘭蘭過橋》,看看蘭蘭都經過了些什么樣的橋?
4、揭示課題:現在大家看黑板,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板書:蘭蘭過橋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生活實際導入,課前要求學生畫橋,將自己的橋與課文中的橋進行比對,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初讀課文。
教師:大家打開書本143頁,自由朗讀課文,將課后生字圈劃到課文中。
(學生自由朗讀,圈點勾畫,教師個別指導)
教師:現在大家看大屏幕,這些就是我們這節課需要識記的生字。出示課件2。
(教師領讀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