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情》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好事情》是北師大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十五單元“長大”中的第二篇主體課文。課文描述了一個叫尤拉的小朋友一心想做好事情,但只想到去做哪些驚天動地的大好事,卻沒有意識到正發生在身邊的一些小事也是好事情,也更需要去做。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貼近兒童生活實際,是進行語文訓練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部分優生能略帶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尤拉的愿望為什么不能實現。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主感悟學習方法,培養初步的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并進行合作學習的初步指導。
2、通過朗讀、交流、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幫助學生讀懂課文,體會感悟。
情感目標:使學生受到啟發教育,意識到幫助別人須從身邊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受到啟發教育,意識到幫助別人須從身邊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好事情》,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好事情嗎?好事情就是幫助別人做好事。
2、談話:同學們一定聽過雷鋒叔叔的故事吧,雷鋒叔叔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輩子都在做好事。(出示課件“引入”)雷鋒叔叔做了這么多好事,那同學們,你能不能說說你做過哪些好事嗎?
3、導入:我們課文里的尤拉也想向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事。下面我們來看看尤拉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播放課件“動畫”)
設計理念:本環節選擇了講故事和播放動畫的方式揭示課題,首先意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在課堂進行之初就能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心,使其注意力保持集中。這也是課標積極倡導的,積極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前提和關鍵。
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談話:同學們,剛才的動畫精彩嗎?現在我們來讀課文,比一比誰能讀的正確流利?先請同學們同桌互相幫助讀課文,同桌在讀的時候注意傾聽,同桌不會的教教他,讀得好的地方夸夸他。
2、同位互讀互助。
3、集體交流同桌互讀的結果。(1)請一組同桌朗讀。(2)引導學生評議。(3)請另一組同桌朗讀。(4)師評與學生評相結合。
4、全班同學自由讀課文,力爭讀的正確流利。提出問題:(播放課件“分節”。先出示一節文字,再播放動畫。)
1)、尤拉的愿望是什么呢?
“想做點好事情”
2)、尤拉到底想做哪些好事情?
“如果馬莎掉到河里,我就跳下去救他。”
“如果狼來抓小狗,我就開槍把狼打死。”
“如果奶奶不小心摔斷了腿,我就背著她去醫院。”
3)、尤拉在想做好事情的時候,馬莎、小狗、奶奶正好遇到什么困難呢?
“尤拉,帶我到山上玩吧!”
“尤拉,給我點水喝吧。”
“小尤拉乖乖,幫奶奶刷碗吧。”
4)、他是怎樣做的呢?
不,別打擾我想事情!”
“走開,我正在想事情。”
“您自己刷吧,我的事情更重要!”
5)、尤拉向媽媽請教,媽媽是怎樣對尤拉說的呢?
“帶馬莎去玩”
“給小狗水喝”
“幫奶奶洗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