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個寶》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漢字家園(一)第2課《人有兩個寶》。教材分析:
本課是象形字歸類識字。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人體圖,通過圖畫,讓學生了解人體各部分的名稱。第二部分是一首節(jié)奏鮮明、朗朗上口的兒歌,既為學生識字創(chuàng)設了一個環(huán)境,又告訴學生們,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chuàng)造的道理。第三部分是本課要求會寫的5個生字。每個字用圖文結(jié)合的方法展示了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讀準字音,初步感悟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出現(xiàn)了“撇、捺、橫折”三種新筆畫。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學會三種新筆畫。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了解手、腦的作用,啟發(fā)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養(yǎng)成既動手又動腦的自覺性。
從漢字演變的過程上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激發(fā)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準備:字理演變圖和字卡
教學設計:
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兩件特別了不起的寶貝,大家想認識、了解它們嗎?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好聽的兒歌《人有兩個寶》
設計意圖:以這樣的方式引入簡單明了,節(jié)省時間。
學習兒歌。
這首兒歌可采取聽讀、領讀、跟讀的方式學習,在讀的過程中掌握所識生字的讀音。具體方法如下:
可以在讀熟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的方式帶著動作讀,如拍手等。
讀的過程中注意“人、手、足”的讀音和“不”的變調(diào)。
針對兒歌內(nèi)容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讀了兒歌,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明白“雙手會做事,大腦能思考”的首理。然后總結(jié):所以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自然感悟兒歌的意思。
識字。
通過提問“你還知道人體上有哪些器官?”引出對生字“耳、目、口、足、手”的學習。
具體識字策略如下:出示:“耳、目、口、足、手”的字理圖,抓住每個字的特點進行教學。
“耳、足、目”注重字形的教學,讓學生說一說筆順,講一講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如“目”和“日”對比來記。
“口”和“手”字,重要是應用,要求學生給它們擴詞。
“人”字注重字形的指導和應用。
為了牢固識記這些字,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它們與象形字卡上的字進行對比。大致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來歷。
對于其它三個字的教學,可以采用練習說話的形式進行。比如:“個”字,可以引導學生說“一個……兩個……三個……”。
“和”字可以采取讓學生說話:“…和…怎么樣”這樣的句子來掌握。
“又”字的教學,可以練習讓學生說一些“又……又……”的詞語。
設計意圖:在識字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把識字與說話相結(jié)合,使學生感受到學字是為了應用。在識記字形的同時,領悟了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