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個寶》說課稿(精選2篇)
《人有兩個寶》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觯骸 人有兩個寶》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的一篇課文,共六行三句話。主要講人有雙手和大腦兩個寶以及它們的作用,合作才有創造。語言樸實無華,內容通俗易懂,符合兒童口語習慣,便于朗讀背誦。
。ǘ┙虒W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八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讓學生知道人的雙手和大腦的作用是很大的,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識字和寫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通過朗讀感悟雙手和大腦的作用,養成良好的習慣。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ㄎ澹┱n時安排:兩課時
[說教法]
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不夠穩定,不易持久的特點,我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指導學生看圖,借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作為課文內容的延伸。
[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借助多媒體課件觀察生活中用手用腦的成果,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字;通過學生自讀自評、加動作讀、師生比賽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感悟課文內容。
[說過程]
一 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根據本課的教學重點以及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征幫助孩子復習舊知,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課文的興趣,我進行了復習式的導入:上堂課我們認識了這課的生字寶寶,并且知道人有兩個寶,你們還記得是什么嗎?為什么說雙手和大腦是是人的兩個寶呢?
二 精讀課文
這首兒歌可采取聽讀、領讀、跟讀的方式學習,在讀的過程中理解課文的內容。首先指導學生初讀課文,相機正音,喚起記憶。采用分句讀課文理解課文。指名讀第一句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讓學生知道人的兩個寶是雙手和大腦,知道從句子中提取信息。指名讀第二句話,啟發學生口述:因為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所以說雙手和大腦是的兩個寶。指導看圖理解“做工”,說說我們的雙手還能做什么,看圖想象,理解“思考”。出示多媒體人們用手用腦的圖片,說明這些事情不僅要用手還要用腦,這樣才能有創造。同時理解“創造”,啟發學生你們作過哪些東西?是怎么作出來的?通過這樣的層次步步深入,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更能使學生好懂,有興趣。
三 知識拓展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新的東西、新事情,都是人“用手又用腦”創造出來的,用手做用腦想,手和腦一起用就能有許許多多的創造通過老師的敘述啟發學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小養成用手用腦的好習慣。
四 看圖試背課文
這課教學重點是朗讀背誦課文,對課文的背誦不能死記硬背,要適當的給予引導,讓學生積極主動去背誦課文而不是當作一種任務去完成。先讓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然后進行問題引導:人有哪兩個寶?他們有什么作用?怎樣用好這兩個寶?這樣學生就在輕松的氛圍下完成課文的背誦。
《人有兩個寶》說課稿 篇2
我說課的內容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第一冊漢字家園(一)第2課《人有兩個寶》。
教材分析:
本課是象形字歸類識字。課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個人體圖,通過圖畫,讓學生了解人體各部分的名稱。第二部分是一首節奏鮮明、朗朗上口的兒歌,既為學生識字創設了一個環境,又告訴學生們,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的道理。第三部分是本課要求會寫的5個生字。每個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了漢字演變的大致過程,以使學生理解字義,認識字形,讀準字音,初步感悟漢字的造字規律。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出現了“撇、捺、橫折”三種新筆畫。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
教學目標:
認識9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學會三種新筆畫。
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了解手、腦的作用,啟發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養成既動手又動腦的自覺性。
從漢字演變的過程上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激發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
教學準備:字理演變圖和字卡
教學設計:
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上都有兩件特別了不起的寶貝,大家想認識、了解它們嗎?好,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好聽的兒歌《人有兩個寶》
設計意圖:以這樣的方式引入簡單明了,節省時間。
學習兒歌。
這首兒歌可采取聽讀、領讀、跟讀的方式學習,在讀的過程中掌握所識生字的讀音。具體方法如下:
可以在讀熟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帶著動作讀,如拍手等。
讀的過程中注意“人、手、足”的讀音和“不”的變調。
針對兒歌內容可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讀了兒歌,你知道了什么?讓學生明白“雙手會做事,大腦能思考”的首理。然后總結:所以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地讀,讓學生在讀中自然感悟兒歌的意思。
識字。
通過提問“你還知道人體上有哪些器官?”引出對生字“耳、目、口、足、手”的學習。
具體識字策略如下:出示:“耳、目、口、足、手”的字理圖,抓住每個字的特點進行教學。
“耳、足、目”注重字形的教學,讓學生說一說筆順,講一講自己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也可以采用對比的方法,如“目”和“日”對比來記。
“口”和“手”字,重要是應用,要求學生給它們擴詞。
“人”字注重字形的指導和應用。
為了牢固識記這些字,還可以引導學生將它們與象形字卡上的字進行對比。大致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初步了解象形字的來歷。
對于其它三個字的教學,可以采用練習說話的形式進行。比如:“個”字,可以引導學生說“一個……兩個……三個……”。
“和”字可以采取讓學生說話:“…和…怎么樣”這樣的句子來掌握。
“又”字的教學,可以練習讓學生說一些“又……又……”的詞語。
設計意圖:在識字教學中,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把識字與說話相結合,使學生感受到學字是為了應用。在識記字形的同時,領悟了字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