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
-XX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漢語拼音。
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書寫即抄寫)。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習說普通話。
2.識字、寫字。
認識常用漢字400個,寫其中100個。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閱讀。
學習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課文。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借助讀物中的圖畫了解文中的主要內容,了解詞和句子的意思。認識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
4.口語交際。
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別人講話的主要內容。學習與他人交流的能力。與別人交談,態度要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能發表自己的意見。
二、教學內容與提示
(一)入學教育
入學教育有四幅圖畫,分別是“歡迎新同學、學習語文很快樂、正確的讀書姿勢和執筆方法。”目的是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感受學校生活的快樂;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培養正確的讀書姿勢和執筆方法。
教學時,可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了解圖意。并根據各學校不同的情況,把了解圖意與參觀校園結合起來,指導學生認識校園,了解課堂常規。對讀書、寫字姿勢的指導,可以模仿圖畫,實際做練習。
(二)漢語拼音
這冊教材一開始,仍然安排學習漢語拼音。這是為什么呢?一是考慮漢語拼音是幫助識字的有效工具,學會了漢語拼音,將大大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另一個原因是考慮漢語拼音能夠幫助方言地區的兒童糾正字音,克服方音,讀準漢字,學習說普通話。所以,把漢語拼音安排在這冊教材的最前面是有一定道理的。漢語拼音部分有13課,4個復習。安排了漢語拼音最基本的內容。與九年義務教育第一冊教材漢語拼音部分相比,有以下幾個變化。
1.內容的組織更加科學。
第一是把聲母y w提前,和單韻母i u ü整合為一課。這一課除了要學習單韻母i u ü,還要學習聲母y w,以及整體認讀音節yi、wu、yu。這樣安排的好處是簡化頭緒,節省時間,而且能提早出現一些常用音節,便于學生學習、鞏固拼音,還可以提早出現常用漢字。實踐證明,這樣安排不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學生學起來并不困難。
第二是改變了音節的呈現形式。要求學生拼讀的音節,大多是以結果呈現,減少射線的形式。這樣編排的好處是,兒童可以和音節多次見面,加快拼讀音節的熟練程度。
第三是增加了和學生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每一課中出現的音節詞語句子或兒歌都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使兒童拼讀的音節形象化,有助于鞏固音節,增加與生活的聯系,體現在活動中學,在語文實踐中學的思想。如第25頁,出現qì chē、huǒ che、wà zi、kù zi等音節;第36頁,出現學習用品的音節,如,qiān bǐ、yuán zhū bǐ、xiě zì běn等音節詞。
2.把學習內容進行有效地整合。
繼承人教版以往教材的優良傳統,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圖大都既表音,又表形。這次編寫在這一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一個有益的嘗試,那就是把一些圖和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