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上冊語文備課教案
2.課文題材、體裁豐富多樣。
課文的題材豐富,有反映城市生活的,有反映農村生活的,有反映學校生活的,有反映家庭生活的。
從體裁上看,有古詩,如《靜夜思》;有兒童詩,如《四季》《比尾巴》《雪地里的小畫家》;有童話,如《小松鼠找花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有散文,如《陽光》。
課文從各個側面、各個角度豐富兒童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
3.安排不同的課文形式,便于學生自主學習。
教材安排了兩種形式、兩種要求的課文。除了一般的課文以外,還安排了兩課連環畫形式的課文。這兩篇課文,全文不注拼音,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猜讀、借助圖畫讀等多種方式,獨立認字、閱讀。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增強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課文教學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一是識字、寫字。
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任務。要牢牢抓住低年級識字教學這個重點,幫助學生認記生字,做好寫字指導。
二是讀好課文。
要重視朗讀。要把讀書的權力交給學生,充分信任學生能讀懂課文,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讀書。朗讀要體現層次性,每次朗讀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的。朗讀的形式要多樣,如集體讀、個人讀、分組讀、領讀、對讀、分角色讀等。另外,要重視范讀的作用,遇到長句子或學生不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充分發揮示范作用。
三是積累語言。通過朗讀、背誦,積累好詞佳句,積累好的篇章。
4設計了內容豐富的課后練習。
課后練習的設計,形式多樣,重點突出,有利于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鞏固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發展思維。
(1)問題的設計具有開放性。
如《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練習題是:燕子媽媽為什么夸小燕子?《小松鼠找花生》的問題是: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雪孩子》的問題是:雪孩子還會回來嗎?《小熊住山洞》的問題是:動物給小熊送鮮花時會說些什么?
問題既聯系課文內容,又不拘泥于課文內容。學生需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教學時,不要用統一的,所謂標準答案去要求學生,而要尊重學生的見解。
(2)重視語文基礎知識的復習鞏固。
有詞語的練習。如,讀詞語,用學過的字組成新詞,既復習生字,又積累新詞。有反義詞、形容詞、疊詞的練習,詞語的搭配練習,還有讀句子,說句子的練習。
(3)練習形式豐富多樣。
有些練習的設計,體現了學科間的溝通,體現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如,識字(一)第3課第2題的問題是:“你在家里做些什么?”,要求學生看圖并聯系實際,說說在家里做什么家務勞動。63頁的說說畫畫,配合《四季》的學習,把自己喜歡的季節畫一畫。75頁的“我會說”,配合《靜夜思》的學習,觀察夜晚的天空,并與同學交流。這些練習,有利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綜合運用所獲得的語文能力。
(五)語文園地
語文園地的編排,最根本的變化,體現在理念上的更新,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激勵兒童進行各種語文實踐活動。不論是題干的設計,還是實際內容的安排,都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園地中題目的安排都是以“我會”的形式出現的,“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我會畫”,都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