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丹頂鶴
教材分析:
教科版語文第二冊第八單元以“可愛的動物”為主題,編選了《小壁虎借尾巴》、《美麗的丹頂鶴》兩篇主體課文《大熊貓》、《畫雞》兩篇擴展閱讀課文,使學生懂得關愛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美麗的丹頂鶴》是本單元第二篇主體課文。題目表明本文是寫丹頂鶴的。以“美麗”來界定丹頂鶴,表明文章內(nèi)容一定著眼于描寫丹頂鶴的美。本文有4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春天丹頂鶴由南方飛回北方。第二自然段:寫美麗的丹頂鶴及其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可愛的丹頂鶴及美好的傳說。第四自然段:寫丹頂鶴的故鄉(xiāng)及我們要愛護自然保護區(qū)。課文主要寫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生理特點、生活習性及故鄉(xiāng)。告訴我們保護珍稀動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這篇文章既概括又很形象地介紹了丹頂鶴,是我們對丹頂鶴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認識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本文寫作特點是:1、對丹頂鶴的介紹既全面又重點突出。2、敘述、描寫、說明綜合運用。
教學理念:
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但低年級的學生自我意識水平低,自我調(diào)空能力較差。因此,教學活動更多地要著眼于學生的需要、動機、興趣等個性傾向,讓學生產(chǎn)生想學、愛學的心理需要。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上進心、自信心、自覺性,讓孩子們大膽地學,充滿自信地學,放飛學生的個性。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認識頁字旁(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二、三自然段。
3、了解丹頂鶴的樣子和為什么要保護丹頂鶴;結合課外對“扎龍自然保護區(qū)”的了解,懂得保護珍稀動物,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理解、想象重點詞句,背誦二、三自然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丹頂鶴圖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題導入
小朋友,今天動物王國來了一群可愛的動物,他們是誰呢?瞧!他們來了。
(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
師敘述:春天來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從南方飛來。
師:你能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的畫面嗎?
生:我看到了一群群潔白的丹頂鶴。
生:我看到了丹頂鶴排著整齊的隊伍在空中飛。
生:……
師:大家的眼睛真亮,一眼就發(fā)現(xiàn)體形較大的像鳥的動物是丹頂鶴。那么你們想了解丹頂鶴嗎?今天這群丹頂鶴給我們帶來了一篇很美的課文,題目是:16美麗的丹頂鶴。